性别教育 刻不容缓

2012-08-24来源 : 互联网

这是一个的时代,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女声》,走出了李宇春、曾轶可,这种中性、帅气的形象,被广大网友称为春哥曾哥,而2010年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海选中,出现了以刘著为代表的一大批伪娘。影视传媒的传播性毋庸置疑,所以不用好奇现在的孩子们,对这种个性的追求那么敏感。 而家长担心的“性别错位”情况也随之发生了。

在社会大家庭,“哥”与“娘”的影响下,男孩喜欢上了照镜子打扮,而女孩反而大大咧咧,装扮成中性。在宝宝的意识里,性别之分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他们是通过仪容已经服装来辨别叔叔与阿姨的区别。但是走在大街上,飘逸长发的不一定是阿姨,利落短发的也不一定是叔叔。这样宝宝已经不懂得应该如何区分叔叔阿姨了,那么孩子又怎么会知道性别呢?

而且,现在的潮流掀起了“中性”风,孩子们觉得装扮成中性是追上了潮流,成为时尚人物。“性别错位”在这些孩子眼中,没什么问题,也不觉得奇怪,潮流就是这样走的,是个性的体现。难道要落后吗?难道不要个性吗?让人不得不深思,这样的潮流要得吗?这样是个性的体现吗?性别不分真的是没有所谓的吗?

儿童性教育**胡萍认为,孩子从出生就开始了对性别的认识。假如在后台的在成长中,形成了“性别错位”,很可能会混淆生物学上的性别,或者不接受、认可自己的性别,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异性癖”、“恋物癖”等。事实上也不乏通过手术改变性格的**例子存在。

有人指出,孩子性别意识和角色的发展来自家庭教育和孩子自身的学习。其实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位母亲因为婚姻失败,就观赏石自己的女儿排斥男性,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后导致了女儿“性别错位”。在网上以男性的身份去跟一个小女孩谈网恋。其实这种已经是到了心理的扭曲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性别混淆更多的是周围环境影响所致。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等等的影响。目前追求标新立异的风气愈刮愈狠,假如在这样下去,性别混淆必然会演变成性取向混乱。如何才能破除这股邪风,家长们也正在头疼。

其实诸多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性别混淆的案例的起因都是因为家庭的特殊环境和社会风气造成的。为此,我们是不是要从家庭抓起,从小就给孩子们一个正确的,健康的性别教育。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会对一个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是很强大,所以要对孩子有个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当然,学校也一样,学校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宣传。

媒介的传播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很多人也学着某些他们的偶像“哥”,偶像“娘”。希望家长和校方能引起重视,合力扭转这股“性别错位”的洪流。 (jiaoyu.3158.cn)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