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孩子成为“电子娃娃”

2012-12-06来源 : 3158招商加盟网-亲子育儿作者:教育频道编辑

许多家长都知道给小孩玩电子游戏对小孩身体健康有影响,不过诸多家长都只是知道对眼睛有害,并不知道原来玩电子游戏还会导致孩子成为“电子娃娃”,使得孩子的智力、社交能力等都会受影响。

何谓“电子娃娃”,就是指那些户外活动越来越少,伙伴交流也越来越少的小孩。而这些小孩通常会出现一些智商低下、什么都不懂的情况,就像一个电子产品一样,没有自己的思想,也没有自己的语言。现在在街上或者一些公共地区,通常都能看到小孩子在玩ipad。一只小手不停地在ipad上划动,眼睛盯着屏幕一眨不眨的,如果有人拿走ipad就会大哭大闹,这种便是成为“电子娃娃”的潜质表现。而这些电子产品不仅会影响小孩的眼睛,而且会影响其健康成长。

有个小孩今年3岁,平时除了玩ipad,对其他事物都不关心。他既也不会讲自己的名字,也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只要一有空停下来,就会拿出ipad起来玩游戏,眼睛里只有游戏,全然不顾周围的一切,就连父母呼叫也不会答应。而这个小孩,后来在语言能力、动手能力、运动能力等方面测评后,发现都是只有1岁小孩的水平。由于平时父母比较忙,少带小孩去外面玩,而长辈也觉得说小孩会玩电脑是很聪明的,所以也不加以制止,导致到小孩如今像个1岁小孩,除了玩游戏,什么都不会。也有个2岁多的小孩,玩电子游戏玩到入迷,导致智商变低,除了会叫爸爸妈妈,其他什么词语都不懂得讲,而这也是因为家长溺爱孩子而给孩子玩电子游戏的,一切都太顺着孩子。

可以看出,如今沉迷电子游戏的低龄化趋势愈来愈明显。由于年幼的孩子对电子产品上的游戏根本没有一点自制力,而如果家长不加以控制时间的话,长时间让孩子玩电子产品对他们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比中小学生还大。当今的“电子娃娃”产生的问题普遍存在语言落后、社交隔离、动手操作能力弱、视力发育差等方面。而其原因是玩电子产品不需要与人沟通,也就是并非人与人之间的主动交流,时间一长,导致孩子对身边人的声音变得不敏感,互动的欲望也会变小。从而变导致语言能力、社交能力都会变差。

那么家长该如何避免孩子成为“电子娃娃”?如果自家的孩子有这种倾向该怎么办?由于孩子还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家长能够改变教养方式,还是可以改变这种状况的。平时家长应该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多带孩子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者是与孩子进行互动,可以进行一些亲自采摘、运动等活动,不要让孩子长期待在家中与游戏为伴。长期坚持活动的话,便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认知能力等。而电子产品其实也并不是不能给孩子玩,只不过家长应该掌握好一个度,同时要控制好时间。这样一来,孩子成为“电子娃娃”的几率就会变得很低了。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