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媒体报道称,5月5日是宁波某幼儿园报名的日子。一位微博名叫“宁波阿宽”的网友带自己儿子排队等候报名时,听到了一对母子的对话。被当场“震惊”的他,随后就在微博上播报了——妈妈对儿子说:待会老师问你妈妈在哪里上班,你要怎么回答?孩子:教育局。妈妈:爸爸在哪里上班呢?孩子:公安局。妈妈:你给我记住了,否则报了名也没希望。
与此事情况差不多的是,今年年初,《南方日报》报道,在报名幼儿园时,有家长从深圳盐田某中英文幼儿园收到一条短信,要求将幼儿姓名、父母姓名、父母身份证号、父母职业、父母工作单位等9项资料上交至学校。很多家长都很不解:“读个幼儿园也要拼爹?”
无法回避的是,拼爹的时代在中国寄存着丰厚的土壤。在漫长的专制和世袭年代,拼爹的游戏一直在不知疲倦地上演着。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到今天的“老子**儿好汉”以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拼爹的生存法则屡试不爽、长盛不衰,早已潜移默化到中国人的思维血液中去。
从幼儿园到大学,拼爹的明规则几乎贯穿着每一个角落。因为学费的问题,“有爹”的小孩可以享受**的双语教育,“无爹”的孩子只能被塞进破败的非法幼儿园就读。因为户籍的问题,广州的小孩更容易进入**中学与**大学读书。而非广州籍的小孩只能被迫进入条件**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有些甚至只有辍学了事。甚至连现在报名也要填写父母职业,“有爹”的孩子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务,“无爹”的孩子则要处处遭白眼。
中国的这种传统观念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本来所谓有*有势力的家长,可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比较优厚的物质条件,为孩子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比较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社会资源的准备。然而这些却成为攀比的源头,成为社会地位以及被人尊重的源头。如果缺少教育和引导,孩子不是将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社会资源用于追求科学真知、为社会作贡献。而是作为显富、摆富乃至炫富的资本,这就不利于孩子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终有害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里面可以受到更好的待遇,竟然教孩子撒谎,这样的做法只会单纯加强孩子的虚荣心理,形成攀比之风。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是在毒害着孩子纯净的心灵。希望家长对孩子能够进行正确地指导,也希望社会能够摒弃这种不良之风。让我们能够生活在一个真正“平等”的社会里。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