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互相攀比易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

2013-06-05来源 : 互联网

“我妈妈常教育我不要跟同学攀比,但是她自己却总爱拿我和别人比,舅舅的女儿数学好,同事的儿子书法作品常得奖,有时甚至因为觉得我没他们优秀而生气。”日前,一个孩子在青少年心理热线里这样倾诉自己的烦恼。家长之间见了面,讲述各自的育儿心得,并相互交流经验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过,交流之中,许多家长往往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与人家的孩子比较,而这种场面经常都会“上演”。

现象:成绩是家长们攀比的主话题

已经进入大学的鲁浩一贯成绩优异,但他特别讨厌春节被父母带着去拜年,因为无论是去亲戚家还是去朋友家,父母都要喜滋滋地拿她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一番。

“每年从大年三十晚上,我就开始跟着大人给亲戚、朋友拜年,参加各种聚会,直到年初五,那几天感觉比上学还累。”鲁浩说,老家在河南,爸爸、妈妈两边的亲戚总共有10多家,因为时间紧,每天要赶两家。

“还记得初三时,我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得了二等奖,姑妈总是以这个教育我的小堂妹要以我为榜样。虽说是表扬,可我却很讨厌听到这样的话。”鲁浩说,让她记忆深刻的是,当时,她分明从堂妹的眼中,看到了不屑,那个春节堂妹都没有再跟她讲话了。

学生:不喜欢这种比较

对于家长比较的话题有什么看法,小宁很“大人气”地说:“家长比较很正常啊,不过我们都很不喜欢就是了。”小宁说,小学时班上男孩子读书普遍没有女孩子厉害,最讨厌妈妈每次家长会回去之后就会拿班上某个学习成绩好的女生作榜样,然后说小宁的成绩不好,还说小宁太贪玩,然后会限制小宁课外活动和看电视的时间。小宁说每次回家他都会觉得很不服气:“干吗不拿我同桌的成绩跟我比?他每次都考得比我差多了!”

家长说法:对比是让他感到有压力

来自重庆的张女士说,其实她也清楚,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是不对的。但是过年过节大家坐在一起,亲戚总会问起,自己也迫不得已需要回答。

“俗话说,近朱者赤。”张女士表示,拿儿子跟成绩好的表姐比较,是想让他感到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我就不信,我生的孩子会差到哪里去。”

提醒:对孩子对比式教育容易造成心理阴影

“春节是合家团聚、其乐融融的节日,应该是心情最爽、享受亲情的时刻,老拿孩子的成绩说事有点不合时宜。”渝中区中山小学辅导员何苏表示,尽管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有点失望,但最好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然后选择一种轻松的方式和孩子交流,一味地责备和攀比对孩子来说,只能是一种心理折磨。

“对孩子进行对比式教育也是不可取的,这极有可能使孩子产生一定的心理阴影。”为此,何老师建议,长辈们不妨和孩子聊聊:一学期下来有哪些收获?下学期有什么打算?家长也要多与孩子沟通,在吃饭时聊些轻松有趣的话题,让他们真正放松一下心情。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张靓颖跨时空线上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