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减负”的口号喊了58年 依然没有成效?

2013-09-04来源 : 互联网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从公开之日起就引来民众热议,有人担心这次的“减负”口号不过是喊喊而已,难起实际作用,毕竟小学生“减负”的口号已从1955年喊至如今,一点见效也没有,还能相信吗?为何“减负”的口号喊了58年,依然没有成效?

小学生“减负”口号已经喊了58年

1955年7月,***发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个减负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

1964年,***临时党组颁布《关于克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报告》。

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

1988年5月,国家教委专门发布《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

1994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

2000年1月,***发出《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2009年4月,***颁布《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再一次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010年,***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次将“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写入教育规划纲要中。

为何58年了,依然没有成效?

我国小学生“减负”口号之所以是光喊而减不下来的原因在于:

其一,义务教育不均衡,存在“幼升小”、“小升初”的择校热,即使学校“减负”,父母担心孩子的上学问题,照样会另外增加课业;

其二,中高考制度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考试升学还是用单一的分数标准选拔评价学生,老师家长都不会放松孩子的学习问题,越往高年级,课业越重;

其三,学生“减负”,老师却得不到“减负”,现在很多小学老师,50%的精力应付各种检查,剩下50%的精力,还得匀出一半应付学生管理,老师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好好思考自己的课堂成效,备课的时间也相对少。学生的“减负”还需要老师的能力作为支撑,但近年来各种规定对老师来说近乎苛刻,有些形式的东西根本无需耗费老师的精力。

想要将“减负”进行到底,还得调整我国的中高考制度,改变**父母的“分数”观念以及给老师“松绑”,再者,还需要制定真正激励老师工作效率的评价体系。才能从整体上达到“减负”的效果。

标签: 教育改革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