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小学一、二年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这一政策,上海部分小学也纷纷**具体实施措施。有的学校甚至规定老师批改课堂作业时,不能用“×”,只能用“O”。有老师质疑这一规定:“‘×’也不能用,那怎么培养孩子面对自己错误、面对挫折的勇气?”
批改作业不能用“×”
新学期刚开始,闸北区一学校教导处就发布了一个新举措:老师在批改课堂作业时,用“O”替代“×”,批改作业的错误。
“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柔和一点,尽量选择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该校教导处老师解释道,学校制定这个规定,希望引导教师改变传统的方式,和学生沟通、交流都需要温和一点。每周,学校的督导老师都会抽查各个班级的课堂练习本,了解各位教师批改作业的规范,并作为教师平时考察标准之一。
改作业不能打叉很不方便
举措刚实施半个月,学校部分教师提出质疑: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习惯用“×”表示错误,“O”表示学生订正过关,突然改变批改作业的符号,教师需要反复向学生、家长进行解释说明。“突然改变批改作业的符号给工作带来不便。”一位小学教师直言。
难道连孩子面对自己错误的勇气也不用培养了?
“部分学校**的实施举措太细致、具体,不利教师的个性发展。‘×’也不能用,那怎么培养孩子面对自己错误、面对挫折的勇气?”另一位小学教师质疑道,小学阶段是孩子培养是非观的重要阶段,老师用“√”“×”符号刺激学生,帮助孩子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是很好的方式,为何随意改变?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