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就业的“海归”人数突破30万

2014-02-17来源 : 互联网

面对郑州人才市场“人挤人”的盛况,做好心理准备的张越还是有些措手不及:他从英国留学回来两个月了,仍在四处奔波找工作。

初步统计,我国今年将迎来史上*大“海归潮”,突破30万人。与此同时,国内应届毕业生人数也达到历史*高点的727万人。

过去一年里,河南共吸引2200余名海外人才落户。对出国总人数不多的中部省份来说,我省归国人数10年增长了20倍。回家的“海归”越来越多,他们头顶的“光环”还在吗?

数字

727万应届毕业生VS30万“海归”

2月15日,郑州市**会展中心,一场大规模招聘会要在这里举办。张越上午8点到达这里时,会场还没开门,队伍已经排了数百米,他“当时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张越是河南人,在郑州读的生物学本科,毕业后成功申请到英国一所综合排名30位左右的大学读研。

两个月前,参加完毕业典礼的他回到郑州找工作。本想“镀金”后会有求职优势,但投出的20多份简历多为石沉大海,偶尔有回应的,不是看中他的英语水平,希望他改岗做专职翻译,就是一个劲儿压低薪资福利。

国内大学生就业难,张越早已有所耳闻。2014年,国内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727万人,堪称“史上*难就业季”,与此同时,回国就业的“海归”人数也突破了30万。

变化

“海归”头顶的光环逐渐失色

于2006年回国的武星,比张越早出国10年,目前是省内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秘书,年薪近20万元。用他的话来说,当时留学归国人员还是“香饽饽”,工作相对好找。

“那时候回来的留学生,都是挂行政级别的,博士相当于处级干部。”省留学人员和**服务中心主任张青磊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如今,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在官方,“海归”和七八年前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

在海归刚刚进入大众视野的时候,**、地方都曾专门制定引进政策,博士、学士都有对应的头衔和福利,企业招聘也铆足了劲儿争人才,项目、资金要啥给啥,“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物以稀为贵,总体上就是这样的心理。”他说。

作为父亲的张青磊,目前也正在为自己女儿出国的事儿操心:“为人父母,都想让孩子有个好前程。多见识见识,总不会错。”

在他看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如今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很多小康家庭的选择。“不像当年了,出个国,十里八乡都来祝贺。”

调查

超六成留学生不得不回国发展

“为什么回来?”张越每次面试,都会被问同一个问题。他说,回国就业,是因为在国外的发展平台较小,“一个亚洲人,想要在国外做到CEO几乎不可能。”

张越原本有机会留在英国工作,当时,两家生物研究所都向他提供了工作机会,但他觉得职业范围太窄。

他坦言,选择回国就业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留学时,他感觉自己永远无法融入当地主流的白人生活圈。“因为我是亚洲人,更多时候只是在留学生圈里交际。”

而且,国外的中国学生太多了。正在英国莱斯特大学传播系读研的王敏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一眼望去,班上全是黑头发黄皮肤,用普通话交流。

留学生太多,可能会*占本土学生的就业机会,一些国家逐渐取消了关于留学生的优惠政策,英国就是其中之一。

王敏发现,过去在英国读书,签证时间可直接延长两年,足够让毕业生找到工作。现在,留学生申请工作签证很难,多数留学生无法留在英国就业。

中国与**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显示,仅三成留学生可以长期居留海外,超六成留学生不得不考虑回国发展。

说法

引进人才更看重其实际价值

武星告诉记者,他回国8年,*大的经验就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与国内应届生一样,脚踏实地多学习。

河南商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关于建立海外留学人才来豫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显示,当下的“海归政策”更倾向于引进“***人才”,主要要求是在某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在世界五百强企业担任**职务或拥有**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除了自己在工作上享有优待外,其配偶子女就业、入学等均可得到照顾。

“整体要求比较高。”张青磊说,这些政策其实把留学归国的应届生排除在外了,看重的要么是高管经验,要么是专业技术。

官方导向印证了市场风向。深圳一家外资证券公司的*立董事李伟介绍,对应届生来说,同一个工作,国内毕业生薪资要求低,做得也不差,抛开语言优势,他们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除非你经验丰富,项目够牛,来了就能为公司**价值,否则,‘海归’也要从头开始。”李伟说。

建议

“海归”应该正确定位自己

“目前,在国外留学的河南学生约7万人,占全国在外人员比例的三十分之一,基数并不大。”张青磊说,河南不仅要与外国争人才,还要与北上广等大城市争。

《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调查显示,北京是“海归”的*选:他们中的41.6%选择留京工作,36.1%选择留京创业。

张青磊说,2004年,在河南落户的归国人员有100多人,2013年年底,上升到220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有科研经验的博士或有**的创业者。

“不管是应届生还是***人才,国内市场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求职者要给自己定好位。”他说,目前,省内已建立8个“留学人员创业园”,能让“海归”在国内安家落户,才是根本。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