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20岁、本科毕业的唐良超带着几百元*,买了一张硬座*车票从湖北老家到北京“寻梦”。他的梦想是当一名诗人,“在北京,能‘出’几*好诗。”
住几平米的地下室;向诸多公司海量发简历;为省***只啃一个饼子,四毛*乘坐一个半小时汽车……他的北漂生活显得清苦,但在他看来“都是诗歌的素材。”
从《我在立交桥下走来走去》、《北京梦》;从《圆梦园》到《钟鼓楼》……,做文字工作的唐良超将北京的日常生活融入到诗歌中,利用空闲时间,近8年来,累计写出了300多*北漂诗。
“北京的文艺青年很多,诗人尤其是草根诗人也很多,在北京很容易找到知己,也很容易以诗会友。”唐良超说,与中小城市相比,北京积聚着丰富的诗歌资源,而在二三线城市,诗人往往被认为不务正业。
唐良超称,8年来,他没有*到多少*,但诗歌让他有了继续留在北京的勇气。“幸亏没有在老家,否则诗歌梦早没了。”
年近三十,唐良超的父母希望他“现实一点”,建议他“回老家经商**,或者在二三线城市找一份‘体制内’工作”。“我愿做精神上的*人,不做物质上的矮子”,唐良超说服了家人,继续在北京享受诗歌给他带来的精神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