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导致父母唠叨?控制欲望太强

2014-03-04来源 : 互联网

什么原因导致父母唠叨?

**,唠叨是一种畸形的“爱”

许多父母为了自己孩子,可以说是“鞠躬尽瘁”,真是可怜**父母心!他们心甘情愿为孩子吃苦受累,可惜唠叨只是费力不讨好的方法。另外,幼小孩子由于认知问题,很难理解家长的关心。所以,家长遇到孩子的问题,与其不停的唠叨,远不如用事实和行动来说服和教育孩子,反而效果会更好。参见《天天说我爱你,父母未必合格》。

第二,过度关爱,和孩子的生长速度不匹配

在孩子小的时候,由于他们什么都不会,父母对孩子事无*细的照顾,那怕是不停地嘱咐也是应该的。但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是“小不点”了,此时再对孩子已掌握的能力或他们想尝试的行为,家长不厌其烦地“说教”,孩子必然不愿意听。所以,家长该放手时要放手,千万别唠叨。参见《案例分析:好教育要适应孩子的节奏》。

第三,家长缺乏安全感,或是一个自卑和不自信的人

如果父母是这样的人,其生活的满意度必然较低,他们为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往往会借助品牌物质和炫耀孩子,以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赞许。于是,这些父母会要求孩子做到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而孩子难于完成时,就开始无休止的评论、比较,甚至是抱怨、诉苦,以期孩子能够“达标”。参见《当你遇到喜爱炫耀自己孩子的父母》。

第四,父母会唠叨,重要原因之一是亲子关系不佳

人与人关系疏远的重要标志,就是“无话可说”或不愿应对,于是就出现了一方高举“免战牌”,一方是“宜将剩勇追穷寇”,可这样的做法将进一步加深相互距离感。所以,与其说那么多“心里话”孩子不听,还不如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或自己是否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参见《孩子沉默是不合作的反抗?》。

第五,父母无法解决孩子的问题,不知不觉中唠叨越来越多

每当孩子出现某些问题,家长既没有原则和界线,又舍不得按照事先约定惩罚孩子,或**“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只好学习祥林嫂,不停的唠叨了。一般孩子对*初几次的唠叨,还是能听进去一部分的,家长就感觉“管用”会延续使用,可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第六,唠叨是父母有太多的惯性思维,没有耐心倾听孩子说话

每当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长总是按照成人的处事原则来判断孩子的对错,**忽视孩子的发展特点。所以,只看结果的做法,不仅会用自己的话打断孩子的话,还认为孩子是“狡辩”。这直接导致父母失去信任,并使孩子自尊心遭到伤害,严重的会自我封闭,**和家长说任何事情!参见《父母要抛弃自己的思维惯性》。

第七,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望太强

不能否认,很多父母也真为孩子付出了一切,不管是时间、**和精力上。但父母这些做法的前提,是孩子要听自己的“话”,如果孩子幼小没有反抗力量而不啃声,父母就感觉自己没有威望,于是就不停的“苦口婆心”。当面对青春期反叛的孩子时,孩子的对立就让家长不停“诉苦”,变成了一个“怨妇”!

第八,父母的唠叨,往往是家长有过高的期望

不少家长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所有希望,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和期望考入名校,并作为教育“成功”标志。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或没有按照自己期待的步骤去做,父母就忽视孩子丰富的感情世界,指望通过督促来促进孩子。其实,这种无情和过度强化的教育方式,反而给孩子带来*大压力。

第九,父母的唠叨,往往出于家长对孩子什么都想了解

现在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物,也生怕孩子走上歧路,于是事无*细地想知道孩子日常的一切。如果孩子不愿说,父母就会不停的唠叨追问。可问题是,幼小的孩子难于记住当天所发生的一切,而童年期以后的孩子,假设没有良好亲子关系,他们甚至连露脸的事都不愿说。参见《你如何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第十,唠叨的出现,是交谈双方的兴趣点不一致

不少家长在和孩子交流过程中,往往是从成人的角度来说,比如关注孩子的成绩、人品、健康等,而这些对孩子都不是*重要的东西。若加上父母更看中结果而忽视过程,就使亲子交流缺乏共同的语言。所以,家长经常会插孩子的话,孩子由于思维被打断很难**,交谈直接变成了父母的唠叨。

上面啰嗦了这么多,其实,父母的唠叨都是一种负面情绪,也是一种焦虑的表现。从理论上说,适度的焦虑是比较好的现象,促使人们改变。只是当父母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变得唠叨时,要想一想弱小的孩子,他们是否能承受你的负面情绪宣泄?所以,父母要尽可能随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当孩子负面情绪已经累积时,就不要再絮叨了,因为此时你说的话,孩子已经听不进去了。

那父母“唠叨”都有什么样的危害?

**,父母唠叨,是采取了跟不上孩子发展节奏的教育方式

当父母遇到孩子的问题,或是认为孩子一定要记住的事情,如果多次进行重复,这对已有自我概念的孩子来说,等于忽视孩子的感受和他们面子。过时的教育方式不会有什么效果,不仅自己白费口舌、劳而无功,还必然引发孩子的负面情绪,或出现家长眼中的“不听话”。参见《案例分析:好教育要适应孩子的节奏》。

第二,父母的唠叨,会使家长失去倾听

在许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孩子天性的表现,不全是错误。如果家长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而是自己不停的说,那孩子那怕有满腹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也说不出来。就算孩子说出一些,家长反以为是孩子狡辩。所以,人有两个耳朵和眼睛,却只有一张嘴,就是要大家多看、多听、少说话,还有会听!参见《良好的亲子关系从倾听开始》。

第三,父母的唠叨,属于一种看不起人的、不尊重他人的交流方式

一般情况下,给孩子适当的提醒是有必要的,可父母的无休止的唠叨,就等于变相的单方面指责,丝毫没有尊重和认同的意味。有时孩子明明自己可以做的很好,父母的唠叨就等于把功劳拿走了,而当做错时,父母的唠叨又变成先见之明,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极大伤害。

第四,父母的唠叨,会使亲子沟通出现断裂,孩子失去对家的眷恋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唠叨不仅伤害亲子关系,也使父母的焦虑和压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家长还像小时候那样管教孩子,只能加深亲子关系的裂痕。于是,本来应该成为避风港的家,在孩子眼里反成为“风暴”中心。等到了青春期,孩子会发生“出走”现象。参见《怎么判断亲子关系是否良好?》。

第五,父母的唠叨,会使孩子产生不自信

唠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信任和带有指责的表现,是家长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期望和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长此以往,父母的不自信就传递给孩子,他们会承受*大心理压力,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不自信。当孩子的负面情绪积累过多,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发展。

第六,过度的唠叨,使孩子感觉到被控制

父母的絮叨,明显表现出占据了强势地位,孩子就算想说也没有招架之功,更别说有反抗了。如果父母过于控制孩子的生活,是一种很自私的表现,并非真的是为孩子好。可是,那里有**,那里就有反抗,孩子由于力量原因,可能暂时不会爆发,等到青春期来临,也等于是火山要爆发了。参见《强势母亲会让儿子没有男子气》。

第七,父母的唠叨,很容易使孩子获得“免疫力”,并亲子关系受损

唠叨和农药一样,过度使用就使虫子产生免疫力,孩子反复听到家长的同样的话,一旦习惯就内心开始抗拒。当家长一说,就在脑中想方设法躲避,尽可能想着与当前唠叨毫不相干的东西,从而忽视掉父母的声音。于是,家长在唠叨时,经常可以观察到孩子走神或“神游”的情况。

第八,父母的唠叨,是扼杀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长不停的唠叨和说教,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他们认为反正有人会提醒,便不会用心做事。而当问题出现以后,就会把责任推到家长身上,成为典型的外归因。所以,长期被唠叨的孩子,缺少责任感和独立意识,变得懒惰、散漫,通常会唯父母是瞻,难获得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参见《教养坏习惯:说太多的 “不”》。

第九,父母的唠叨,是消极思维方式和不健康生活态度

唠叨是父母自己对生活经历的看法,甚至是有许多的偏见、误解和不满,这等于是向孩子转嫁压力。唠叨的人从来不顾及他人感受,这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使父母的地位和形象**被扭曲。当这种示范被孩子接收,孩子也会变得消极,并对其他人产生很多误解。

第十,父母的唠叨,是一种变相的比较和贴标签

父母经常会借唠叨进行“宣泄”,直接引用和重复别人的话,或借别的孩子的长处来说自己孩子的问题。比如,老师对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评价,都会“鹦鹉学舌”般地对孩子“述说”。于是,唠叨就变成了时时的对比,让孩子总感觉到不如别人,很有可能会“破罐子破摔”,“听话”的孩子很受伤!参见《亦正亦邪的给孩子“贴标签”》。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