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院学生成立公益组织 6年募集万余件衣物

2014-05-04来源 : 互联网

爱心接力站内挂满了募捐来的衣服

爱心接力站的值班人员正在整理衣物

位于洛阳师范学院西区图书馆四楼的“爱心接力站”记者李斐斐摄影

阅读提示|在洛阳师范学院的西区图书馆四楼有这样一个公益组织,它是由一群80后和90后组成,同学们称之为“爱心接力站”。爱心接力站的主要任务是从校内和社会上进行募捐,然后将这些衣物捐献给有需要的组织和个人。截至今年11月初,接力站已募集到万余件衣物,并免费向校内和校外人士开放。如果你有需要,不用登记,无需申请,都可免费拿走看中的衣物。

建立爱心接力站,源于心底的触动

说到爱心接力站,不得不提到的是洛阳师院2007级的学生孙刘洋,她是爱心接力站的创办人。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发起组织、联络了19名志愿者奔赴灾区。“当时,我带着自己攒的近3000元*,在绵阳待了一个多月,跟灾区的孩子们一起做游戏,陪伴他们。”孙刘洋说,“那时条件非常艰苦,但孩子们坚强乐观的精神感染了我,当时我就**,回来后一定要为孩子做些什么。”

孙刘洋回来后,就建立了爱心接力站,一方面在学校组织募捐,为灾区孩子筹集衣物;另一方面,她搜集到1000多条灾区学生的通讯信息,和几名同学一起每月给灾区20多所学校写信,和孩子们说说心里话,传递快乐和希望。几年下来,他们一共给灾区寄了3000多封信。

另外,孙刘洋还萌生了支教的念头,为找寻支教“据点”,她买来地图,骑着自行车去寻找洛阳市*需要老师的学校。“在嵩县崎岖的坡路上,我推着自行车走了几十里路,走访了五六所学校后,确定了全校六个年级包括校长在内只有6名老师的嵩县逸夫饭坡小学为‘据点’。”她说,之后的几年,她一直坚持支教,为孩子们带来知识和快乐。

坚持爱心接力站,让爱再多一点

“天冷了,我的厚衣服不够,这里解决了我的难题。感谢这些学姐学长,他们虽然离校了,但却留下了有温度的衣服。”昨日,洛阳师范学院2013级一名贫困生在爱心接力站里***取了一件羽绒服。

据介绍,爱心接力站采取无偿捐助、无偿使用的运作模式,接收校内师生、社会人士捐助的衣物。之后由工作人员统一清点、清洗、消毒、熨烫、分类、上架、登记造册。接力站内的物品,一部分用于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另一部分由该校贫困生凭学生证***取。为照顾领取衣物学生的感受,接力站只登记领取的物品,而领取人的详细信息则不登记。

“虽然现在爱心接力站有了一定规模,但它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费了很大劲募集到的衣服,结果却没有人来领取。”孙刘洋说,爱心接力站存在的意义就是将爱心传递下去,*终帮到需要帮助的人。然而,一开始,大多数学生由于“面子”等原因,并不愿意去接力站挑选衣物。

“站里*多时存了7000多件衣服。”孙刘洋说,如果没有同学来领取衣服,那么爱心接力站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

经过商议,接力站的成员决定将募集到的大部分物品送往农村地区。2011年与2012年,爱心接力站与河洛志愿者合作,将大多数物品送往了嵩县和汝阳农村。

“两次活动都特别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爱心接力站。”孙刘洋说,接力站在校内名气渐渐大了,不仅收到了更多的衣物,而且也不断有同学前来挑选衣物了。

发展爱心接力站,走出校园,拥抱社会

爱心接力站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一个完善的爱心公益组织,它不仅面向洛阳师范学院的学生,也不断将爱心向社会特定群体延伸。

“去年冬天,有一位老爷爷来这里领走了几件衣服。”接力站的负责人庞明明回忆起**位校外“来访人士”时说,“我当时正在值班,这位老爷爷就走了进来。”

“他就穿了一件破棉袄和一条单裤,看起来已经冻得不行了。”庞明明说,“我立即为老大爷挑了两件棉衣和一条棉裤。”

“当时很高兴,因为终于有外面的人来到接力站需求帮助了。”庞明明说,现在随着爱心接力站的发展,所募集到的衣物,校内学生已经消化不了。“我们希望爱心接力站能从校内走向校外,帮助更多需求帮助的人。”(《大河报》记者刘淑柯赵腾飞文李斐斐摄影通讯员陈磊)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