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观点引热议:老师不是园丁应是导游

2014-05-06来源 : 互联网

将老师比喻为“园丁”,已经是多少年约定俗成的说法。不过,昨天浙江宁波一名六年级小学生的作文(见右文)因为质疑“园丁说”,而被网上热传。老师,到底应该是修剪枝丫的园丁,还是带领孩子领略一路风景的导游,这个由小学生抛出的话题,在这个教师节显得格外引人深思。

园丁与导游

幼儿园时,老师说:“老师就像园丁,哺育你们成长。”小学低段时,考试试卷中出现“老师就像园丁,哺育我们成长”的句子,高段时,会出现“老师就像()”这类的题目,深受“园丁”思想教育的我们,大多数都会不假思索地写上:园丁……

用园丁来比喻老师,用花草来比喻孩子,每个人都知道。可是,园丁这个词,真的适合老师这个职业吗?

去**上搜“园丁”,第二种解释就是“可比喻老师”,但输入其他词汇,恐怕很少有“可比喻老师”这种解释。由此可见,中国的“园丁”思想被牢牢锁住,连**、字典也承认了它的“功劳”。但我始终觉得,人的想法不可以是统一的,正如人们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某**,我发现我们脑中比喻老师的词,都被“园丁”所占用了,难道,没有其他了?嗯……肯定还有!哈!我想出来了!导游!是个挺合适的词,以后再有这种问题,我就填“导游”,可以摆脱“园丁”的束缚啦!

导游……真的真的挺合适:他们带我们去参观一个地方,或许会我看见树,你看见鸟,他看见草地,每个人所发现、拍的景色都不一样。老师教我们的内容是一样的,但在某些人看来,这个对自己有帮助,另外一群人呢?感觉那个适合自己,同样的知识,而我们对它们的理解不同,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才。

反观园丁、花草,就不一样了:这些花草的命运都已经安排好的了。牡丹不会变成玫瑰,百合不会变成月季,在风雨中,也有园丁的保护,自己所努力的,也只不过是发芽,吸取营养罢了。它们只需要接受,而没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各种美好的风景,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终让我们成长为只会听话的植物。

事件

小学生写作文质疑“园丁说”

这篇小学生作文是网友@我们1班在微博上晒出来的。@我们1班在微博上拥有32万粉丝,个人标签是“六年级一班的班主任”。

“今天是教师节,祝各位老师节日快乐。分享一篇班上学生的作文,和各位同行共勉。”@我们1班随后贴出一篇名为《园丁与导游》的作文,七八百字,笔迹稚嫩,明显的小学生字迹。

在这篇作文里,作者对“老师是园丁”的说法提出质疑。“园丁这个词,真的合适老师这个职业吗?”文中写道:“中国的‘园丁’思想被牢牢锁住,连**、字典都承认了它的功劳。但我始终觉得,人的想法不可以是统一的。”作者想到了用“导游”来称呼老师,认为比“园丁”更合适,因为“导游”可以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现,造就不同的人才,而“园丁”培育的花草只需要接受,没有自己的想法。

作文结尾立意深远:“所以,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各种美好的风景,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

123下一页标签:园丁导游作文老师枝丫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