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40年“绝壁路”:不留神就粉身碎骨

2014-05-06来源 : 互联网

悬崖上的路,一步之外就是深达几十米的崖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粉身碎骨。40年来,他走过途经绝壁的山路近3万公里,累计为学生运书本7000余册,背鸡蛋9000余个、牛奶9000余盒。

一位乡村教师的“绝壁之路”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即将来临之际,本报和市烟草专卖局携手,把目光投向一个特别的群体——乡村教师。

目前,我市有乡村教师近21万人。面对艰苦的环境,相信他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犹豫:留下,还是离去?很多人*终选择了坚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在群山环绕、交通不便的小山村里,坚守在平凡、清贫的三尺讲台上。其中的一些老师,已经坚守了数十年。

这是一个不应被遗忘的可敬群体。在日渐浮躁的当下,他们坦然面对微薄的工资、艰苦的条件和日复一日的辛劳,以无私奉献、默默坚守的人格光芒,照亮了一批批乡村孩子的求学之路,帮助一个又一个贫寒子弟走出大山、奔向希望。

我们记录乡村老师的故事,是希望全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我们,更希望和更多的人们一起,组织一场公益活动,给这些*可爱的人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帮他们修补好漏雨的教室、建一座通往学校的简易桥梁,或者捐建一间小小的厨房,让孩子们吃上热饭、喝到热水。

相信做些这样的事,你我都会感到充实而幸福。

关于距离,有人习惯用长度衡量,如从起点到终点有多少公里;也有人习惯用时间衡量,如从起点到终点要多少时间。

城口县东安乡密水村小教师张贵福与一般人都不一样——他习惯用歇多少次来衡量。他说,“从城巫路(城口至巫溪)路口到密水村小的这条山路,中途我要歇20多次。”

这条山路,沿密彩河逆流而上,全长近7公里,地上铺的是碎石,部分路段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深沟,虽经拓宽,仍狭窄难行。今年57岁的他背着装满书本、牛奶或鸡蛋的背篓,步行回村需要近两个小时。

这条山路,老张背着背篓已走了4年。此前,他曾经走过的两条旧山路更长、更难走——长的那条全长超过16公里,其中有近10公里是在绝壁之上,走**程,他中途要歇80多次;短一点的那条,路程虽不到8公里,但却是采药人都喊难走的“毛毛路”,歇的次数很难数得清。

从17岁开始,每两周,老张就要在这样的山路上来回走上一趟。40年来,他走过的山路接近3万公里,累计为学生运书本7000余册,背鸡蛋9000余个、牛奶9000余盒。

三条绝壁路,老张走了40年,背篓换了近40个

“大山里,能识文断字的人凤毛麟角,我不干,娃儿就没得人教了”

见到老张是在8月31日上午10点,一大早从村小出发的他,已背着背篓在城巫路与山路的交叉路口等着我们。背篓里,装着他从中心校领取的新学期孩子们的课本还有牛奶,总重量超过70斤。

悬崖上的路,宽1米多,**是在绝壁上开凿而成,一步之外就是深几十米的崖壁,崖壁下,密彩河水流湍急,怪石嶙峋,一不留神就有可能粉身碎骨。

“4年前修了这路,好走得很!”尽管已经年近六旬,还背着70多斤重的背篓,但老张却并不觉得悬崖上的山路有多难走,“以前那两条路,走起才叫难。”

1973年8月,时年17岁的张贵福带着全村人的重托,当起了每月仅有9元工资的教书先生,“大山里,能识文断字的人凤毛麟角,我不干,娃儿就没得人教了”。

从此,张贵福就经常绕过密水村小的后山,翻过两道山梁到达东安乡乡场,为孩子们背书、背卷子,甚至背课桌。这条山路,全长超过16公里,其中有近10公里是在绝壁之上。这条路,他走了32年。

后来,老张从村里的采药人口中得知,密彩河畔也有一条路能通到东安乡乡场,虽然险峻难行,但路程能缩短一半多。这条路,在他如今行走的山路对面,宽不过一尺,就像是挂在悬崖绝壁上的一条细细的带子,别说是背着背篓行走,就是爬,也没有多少人能在这样的路上前行。这条路,老张又走了4年。

如今,虽然密水村尚未通公路,但新修的山路已经能通摩托车了,只是不会骑摩托的老张,依然选择用背篓将孩子们的课本、牛奶、鸡蛋等背进大山中。40年来,他的背篓也背烂了近40个。

12下一页标签:老张村小背篓中心校大山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