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文理不分科对学生的成长有利

2014-05-08来源 : 互联网

3月9日,***部长***对外透露,高考改革,将减少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考试一年多考。另外,高校招生,主要以全国统一高考成绩为基础,同时依据学生3年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来综合考虑,还要参考综合素质表现。

高考改革涉及的绝不仅仅是高中教育,改革触动的还有更多的层面,而改革的也不仅仅是高考—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教育,都有不少值得探索的方向。怎么改?改成什么样?相信也是不少****代表委员所关注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取消文理分科为创新

从1977年**高考后,我国高考便开始实行文理分科招生制度。今年****上,***部长***在谈到高考改革内容时表示,高考**分文理科,将是高考改革内容之一。为何要实施高考改革?高考文理不分科后,将给中学教学带来哪些变化?昨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参与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调研和论证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为何要改?

当前高招面临新问题

“不可否认,现在中国的高考还是社会公信力*强的国家考试。”钟秉林说,为何现在要提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在他看来一个原因就是,目前的高考招生面临一些新问题,要与时俱进就需要改革,“比如说异地高考,是过去不存在的问题,现在出来了,这是之前在设置高考招生制度时,没考虑到的问题。”

他说,**高考后,当时中国的高考教育是**化教育,高考是为了选拔**人才、尖子人才,那时候上大学很难。随着高考教育的发展,高考大众化,上大学难问题得到缓解。现在各个学校开始分层、分类选拔人才,社会对***人才需求也开始多样化,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对现有的高考制度进行改革。

“第二个原因就是,在高考实行过程中,因种种因素的干扰影响,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违背教育公平的现象。”钟秉林说,这和高考当初设计初衷是相违背的,所以要改革,**它的正常运行。

文理不分科

对学生的成长有利

钟秉林介绍,早在几年前,他就提出高中文理不分科,让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完整。

“高中过早分科,对学生的成长不利。”他举例说,比如可能会造成偏科,也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人才。

钟秉林认为,要让学生有创新意识,要养成***,除了知识结构能力培养,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训练。学习文科,是训练人的形象思维能力,理科则是训练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只有把两种思维能力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创新。

钟秉林表示,文理科不分科对高中阶段教学肯定有影响,涉及各科的考核标准,教学水平等一系列变化,如果只是单纯地对考试形式做修改,肯定会出问题。

钟秉林建议,高考招生改革应该循序渐进,可先在部分学校或区域开展试点,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制定科学的改革方案,*后再进行全面推广,“总体方案出来后,老师们按照科学的课程标准完成教学,把孩子们从‘一考定终身’、挤高考‘独木桥’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让所学知识和素质教育得到全面发展。”(特派记者杜海刘敏北京专电)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

别把就业率当政绩

昨日,聊起教育改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的性格展露:“当一个大学的校长,不同于在一个地方当官,校长的本质工作是治校,不能把学生的就业率当做政绩,而是要通过校长的治校、改革,回归教育培养人才的核心本质。”

定位

大学教育不能唯就业率

一开始,周绪红谈到了一个现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有观点认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与现行的大学教育有关,对此,周绪红的回答是:“大学的教育,不该‘唯就业’,就如同经济发展不能‘唯GDP’一样,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

“单纯讲教育好,就业就好吗?谁敢担保,哈佛大学的学生到任何地方都能就业?你也不能说一个完全没读过书的人,就找不到工作?”周绪红接连用了三个反问。

在周绪红看来,就业的主要因素不在于教育质量本身,而在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他一再强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从就业获取一些信息来反思我们的教育。”

“这就是为什么要教育改革。”周绪红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看作是教育的一面镜子。“只有经常照镜子,不断反思、分析,学生到了哪些单位,在这个行业中的比例是多少,这才能有益于我们的教育真正实现人才培养,让这些人才真正符合社会的不同需求。”

目的

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人

对于教育改革,周绪红认为,“教育,应该是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的。”

周绪红谈到了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专业学位,不能一味的重视学习型、学术型。

他以重庆大学为例,“在改革探索中,我们现在根据学生的适应与需求,把一些研究生放到企业去,或者是学校、企业一起带,设置两个导师,企业一个、学校一个,改变了以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周绪红反复强调,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是多样的。

“培养一个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完人。在专业设置上,给予学生引导,基础理论要,适应性同样要。”周绪红说,教育改革在强调实践的同时,不能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只能做事,没有基础理论的人;或者是在强调基础理论时候,把学生都培养成了学究,啥事都干不了。

方向

博雅学院打破专业教育

厘清了大学教育和教育改革的目的,重庆大学在改革中有了一些探索方向,周绪红列举了多项教育改革案例,比如,与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办学,成立博雅学院,扩大优异生培养范围等。

以博雅学院为例,其旨在打破专业教育,以不培养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不以直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子心智、社会责任感和领导力。

周绪红说:“博雅教育前两年注重文科基础训练,后两年根据学子兴趣和专长,逐渐确立各自学术研究方向。”

本科毕业生,根据学位论文选题,分别授予文学、历史学、哲学或法学学士学位;优秀学生还可以进入3+3的本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直接保送至本校及其他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这样的培养模式,已经得到了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认可。

人才

教师要走出去和请进来

在周绪红看来,要实现教育培养人才这一核心本质,“教育质量水平要高”。结合这样的认识,周绪红在重庆大学也开展了一些改革和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过去,我们没有能力把我们的老师送到国外去培养、进修,现在有能力做这件事了。”周绪红以重庆大学为例,在从国外引进一些优秀课程的同时,通过教师的走出去,引进来,增强师资队伍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在刚刚过去这一年,重庆大学就全职引进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6人,“长江学者”1人,海内外教授4人,“百人计划”青年学者29人。

不光如此,依托学科建设、布局调整、结构优化等,强化了重庆大学的优势特色,使得学生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和方向性。

素质

改革课程减少理工男女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大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周绪红说。

2013年,重庆大学改造和重新建设素质与通识教育课程140门;发起成立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120名学生选修上海高校课程。

周绪红说,去年开始,重庆大学实现了把理工科同时加强,彰显优势,而人文科学类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样一来,学工科、理科的学生能接受一些人文、艺术方面的知识,减少一些所谓的“理工男”、“理工女”;同时,也让一些学文科的学生增加一些科学知识。

声音>

“现在中国高中的一些课程,确实存在学习了但无用的情况,中国高考真正涉及的科目,三四门就够了,而不是三个科目加上文综理综,这样加起来其实也是六个科目了,针对性不强,学生的高中和大学学习也容易脱节。美国本国的考生,参加美国的高考,包括阅读、数学和写作,就只有这么三科,很多东西可以到了大学再学习。”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

对话>

高考改革很有必要性

重庆晨报:有消息称,现行高考制度要改革,你赞成高考再改革吗?

周绪红:高考改革很有必要性。

重庆晨报:应该怎样改?

周绪红:不能一考定终身,需要综合评判,而且是一个统一评判标准,不要因此带来新的不公平。

重庆晨报:怎样做到综合评判?

周绪红:突出强调的一点,所有考生都要在一个起跑线上,不要这个考了,那个又不考。这个学校强调要多考几门,那个学校又要少考几门,这个地区分数高一点,那个地区分数要低一点。

英语考试题目别太难

重庆晨报:有一种呼声,高考应当取消英语考试,你同意吗?

周绪红:究竟该不该取消,现在的观点很多,我个人还是主张要考。

重庆晨报:怎么考更合理?

周绪红:应该考基础,试卷中不要出那些偏题、怪题。是不是难的题目就能选拔出更好的人才,我觉得不一定,从大学招收、录取可塑之才的角度讲,更强调的是一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可以考得简单一点,再加上其他的评判,如,中学的成绩、老师的评价,然后再面试,给予学生一个综合评价。

假如他们今天没就业,我一点都不着急,我培养他的能力,培养他成人,这还用得着担心他找不到工作吗。教育改革若是为了就业来做,这就太功利、太浮躁了。”

“把学生的就业与教学质量,学校的好坏混在一起,这是一种浮躁的思维,我当校长,头脑是冷静的,教育是培养人才。”(特派记者凃源北京专电)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