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自主招生”何以沦为“自主腐败”

2014-05-09来源 : 互联网

   近年来,高校招生**案件已呈多发趋势,自主招生、补录及调换专业3个环节成为招生**重灾区。

本来,无论是实名**的高中校长,还是自主招生的高校老师,应是社会**,以前说“士为四民之*”,理当以社会良心自居。而于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为人师表也是起码的师德。这似乎足以让人对“自主”放心。也因此,自主招生的制度设计,一开始就留下了致命的漏洞,让“自主”等同于不受约束与监督。

比如,高中校长实名**制,“**名单都没有公示”。自主招生的公示,项目*多的省市只公布考生的考号、姓名、性别、科类、省份、毕业中学、语种,根据这些公示信息,公众根本无法监督。而在自主招生的面试阶段,由于评判标准不统一,而且缺乏监督,更给各种**留下了空间。

于是,一方面,“在1分可以超过成千上万人的高考战场上”,自主招生诱人的降分政策无疑会让一些人寻求一切可能的机会钻营。另一方面,“自主招生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以权谋私的风险过小,也助长了日益严重的不正之风。”“自主招生中所存在的猫腻,在同学中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其实,教授也**者也罢,本来在道德上就不具天生的免疫力,当风险成本太低,一当失去道德和法律底线的意识,即使所谓**,也必然抵挡不住利益的诱惑。于是,尤其在高校行**力不受监督和约束的大背景之下,监督机制存在先天缺陷的自主招生,沦为“自主**”,其实不可避免。

对于*理高校招生**,有**开出“药方”,一是人才选拔体系建立在健全的诚信机制之上,招生环节只要发现一处不实就一票否决。二是建立规范客观科学的评价制度,公开透明、明确统一的标准。三是建立健全的责任机制。其实,说到底还是老方一帖,也就是严格监督和强化问责,显然,尽管是应该“清高”的高校,乃至名校,其实也不可能“脱俗”,监督制约照样要如影相随。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