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叔式遗憾”疾呼大学“完人”培养

2014-05-23来源 : 互联网

近日,“根叔”李培根在卸任华中科技大学[微博]校长一职时,坦言“这些年学校发展有一些颇为遗憾的地方,据估算统计,这些遗憾有19处”。除了提到一些学科发展未能尽如人意外,他还**提到:多数学生未能脱离类似“教育生产线”的培养模式。

此语一出,立即引发**关注,网友普遍认为:“根叔”是在借离任时机,直指当今我国大学办学的弊病;其中尤以“生产线式”的培养模式引人深思。不禁发问,我们的大学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只会应对考试的“学习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是*立思想、自主负责的社会公民?

其实,真正的大学教育不能过分突出教育的实用功能和**服务职能,而要回归教育*本质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要把教育作为一种“人的教育”,而非“人力教育”。

《中庸》开篇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里的“性”指“人性”,即指与生俱来的且不为人力所改变的自然之性或本能;“道”则包括了人之道与天地之道,人之道即“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或原则,天地之道即万物的**或宇宙原始。而教育是一种出于人性、通过人性和为了人性的实践活动,既然是“率性修道”,理应顺应人性,追求人本。

反观我国传统教育理念,更多的是把目光投向学生的知性取向,把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高作为*主要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工具主义”的大学教育观。长此以往,将会使学生放弃对自身的主体意识和精神追求,使人格培养被弱化,日渐钝化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认为大学*要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学生当作满足国家需要的教育生产线上的“产品”,每日灌输“去奉献、去奋斗”的励志教育,从某种角度看亦是一种短视的人才观。因为,大学*先是培养一个大写的“人”,使之具有“人之*立性”,与其生硬地强加诸多宏大理想,不如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自己去慢慢悟透岂不更有成效?

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是“养人格之事业”,在他担任北京大学[微博]校长之时,倡导“兼容并包”的理念,追求**自由。其教员中有穿长袍马褂的老学究,也有西装革履满腹“洋墨汁”的留洋学者,无论是谁的课,只要有学生去听就可开设。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典型还有斯坦福大学,其各个学院在学校总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还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培养目标。如法学院要培养“能够为国家和世界解决问题的人才”,商学院[微博]则是“可以改变企业、改变组织、改变世界的**人”。

“我心中的校训应包括*立、自由和责任”,“根叔”曾在小范围内部讲话中如是说。其归根结底是对回归“人的教育”的强烈呼吁。大学是要在尊重每一个学生自由和个性的基础上,唤醒青年人*具青春气息的力量,使其能够自信地绽放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光彩。倘若此目标得以实现,恐怕“根叔”就没有那么多苍凉的“遗憾”了。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