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要分型技能型OR学术型你选哪个?

2014-05-23来源 : 互联网

新闻背景

日前,***副部长鲁昕透露,我国即将**方案,实现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微博]。我省从2011年开始实行高等职业学校单*考试招生试点工作,今年,我省9所高职院校共单*招生4983人,其中包括对口升学和高职衔接考生及现代学徒制试点。省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时机成熟之时,将会把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考试分开进行。

技能型高考还是学术型高考?十二年寒窗苦读之后,你的选择是什么?技能型职业还是学术型职业,学业**走向社会之时,你更倾向于哪种人生?3月25日,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分别制作家长[微博]问卷和学生问卷,发送给长春市两所高中的160位高二学生及160位家长,26日,收回138份有效的学生问卷和122份有效的家长问卷。他们的答卷,呈现出对技能型和学术型道路的不同看法和选择。

高考关

69%家长和55%学生从未考虑报考职业技术类院校

对于在高考时报考职业技术类院校一事,92名同学认为“要考虑是否适合自己的特点”,13位同学认为“只有成绩不好的同学才会去报考职业技术类的院校”。

但是,面对“想过高考的时候(让孩子)报考职业技术类院校吗?”这一问题时,122位参与调查的家长,有84位选择了“从未考虑过”,约占总人数的69%。138位学生中,75人选择了“从来没有”,约占总人数的55%;只有14人表示自己想过报考职业技术类院校。

对于这样的调查数据,参与调查的其中一所高中的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有些歉意地说:“我们学校的学生心都比较高,没有几个孩子会考虑的。”

如果让孩子报考职业类院校,是基于什么原因?58人选择“考虑孩子自身的特点和爱好”,29人则是基于“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19人认为“就业比较容易”,12人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

长春市**五O中学副校长刘东升说:“近几年,学生报考职业类院校的人数有所增长,家长这方面的看法也有所转变,但是程度还远远不够。根据我们学校的惯例,高考学生中有九分之一的学生报考职业类院校。因为,上完高中还只念个大专,很多孩子不甘心。”

职业路

只有7人将“技术工人”选作理想职业

选择报考职业技术类学校,就意味着将走上与就读普通高校不同的职业道路。但是,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于职业技术类院校学生,是近年来逐渐凸显的现实。对于这一现实,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这是“供需关系问题,从事技术性工作的人越来越少”,约占总数的48%。

但更多的家长认为,这是由于“很多普通大学的毕业生眼高手低”,选择该选项的有39人,约占总人数的32%。家长程先生说,他之所以这么选择,是出于现实感受。他在一家科技公司主管人力资源工作,每年公司都会面向毕业生招聘,“招进来的很多毕业生,真正上手工作时,都很难进入状态,还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程先生说,反而是那些职业技术类学校的毕业生,更能尽快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也吃苦耐劳。

不仅是就业率,现在很多职业学院毕业的学生,甚至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正式参加工作后的工资,要比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高,也是一个现实。对此,54位家长的看法是,“这只是暂时的,长远看来,还是知识型人才挣得多”,约占总人数的44%。而更多的学生们对这一现实仅仅表示“知道”,这部分学生有52人,还有34人干脆表示“不知道”。

虽然现实摆在眼前,但在“未来理想的工作类型”的选择上,学生和家长中,选择“技术工人”分别只有6人和1人。在家长们眼中,“公务员[微博]”是孩子*理想的未来职业。而学生们则选择“商人”的比例*高,有52人,约占38%。

价值观

38%的学生无法接受自己的另一半是工人

怎么看待技术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性价比?70位家长和90名学生表明,“与技术型人才相比,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是长期回报”,比例分别约为57%和65%。家长孙先生说,他和爱人都是工人,工作累而枯燥,交际圈狭小,“面对高水平的知识分子,我们简直自惭形秽。”所以,他表示,宁愿多花*,也要供孩子读一个像样的本科,“层次确实不一样。”

为什么学生和家长都觉得报考职业技术类院校,将来成为一名技术工人,不是理想的出路?51位家长和55位学生认为,“不适合(孩子)自身特点”,27名家长认为“工人社会地位不高”,24名学生认为“做了工人之后没有发展前途”。

在问卷中,学生和家长们在“以后自己的另一半是工人你会接受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呈现的是不同的态度。71位家长表示,“孩子意见是主导,会给出适当建议”,但是,38%的学生却认为,“无法接受,会觉得没有共同语言”,一位女生还在这一选项上郑重标明“**不能接受”,她的解释为,“受教育程度、工作环境、人生经历等等,各种方面,都是两个层面,怎么可能有共同语言?”

**观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孩子的回答和实际情况有着很大的误差

储朝晖认为,家长和学生的选择是有客观依据的。中国历史上有“轻工”的传统,而在现实当中,技能型人才从事的工作劳动强度比较大,稳定性较差。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就业不是短期行为,不能单纯地看短期就业难的问题,而是要看可持续性和发展性,而在目前的中国社会,这正是技能型人才就业的“软肋”。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重要的就是中国社会要从“官本位”到“民本位”的转变。从“祖辈遗传”转变为个人能力的推崇。

而看到有38%的学生无法接受自己的另一半是工人时,储朝晖说,孩子们的回答是缺少社会体验的,和实际的情况还有着很大的误差,也确实说明现在技能型人才和社会的“沟通”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当人们都去做‘人中人’,而不是老想着做‘人上人’或者害怕做‘人下人’的时候,那大家就能很好地沟通,这个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他说。

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付诚:

上了技能型大学也可以读硕士读博士

对于实现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付诚坚持稳步推进的原则,“家长和考生们不要发毛,这种考试模式的推进不会是短期的行为,不是一改就会到位,而是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做出调整。”

付诚认为,所谓的学术型是基于理论研究为主的,进行更加精深的研究;而技能型院校更加强调实用性,“上了技能型的大学你也可以继续深造,可以读硕士、博士。”他说。

谈到选择大学和就业的问题时,付诚表示,当初的选择和实际就业的时候会有很多的错位,很多时候,就业并不能达到家长和学生的预期。当说到没有人愿意当技术工人时,付诚表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肯定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技术员也是技能型人才,这个就要看大家怎么看了。”他说。

本报记者王威赵实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