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分会场,全国人大[微博]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一席话**了会场。她说:“总理在报告里说要**就业岗位。但我认为就业岗位并不缺,缺的是适合岗位的人。”为此,她举例说,在今年春节的一次城乡联动招聘会上,参展的682家企业有35000个岗位虚席以待,而前来求职的人仅约10000名。因此,她建议国家取消“三本”招生,并将该部分计划划入职业教育。
且不说,陈代表“改‘三本’为职业教育”是不是一个好建议,单说把“三本”院校更改为高职后,是否一定能缓解用工荒呢?恐怕未必。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近年来每到招生季节,高职院校发愁的不是人满为患,而恰恰是招不到人,是屡屡遭遇到的生源危机。正因如此,***才**相关文件,引导和推动本科院校压缩或停招专科生,目的也是向高职院校释放更多生源。为此,福建、辽宁等省也陆续**相关政策。比如福建就已**《关于支持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本科高校加快退出高职教育。从2014年起,**建设高校除特殊需求外,**安排高职教育招生计划。
对比后不难发现,此次陈丽芬代表的取消“三本”改为职业学校的建议,和***的要求以及福建辽宁等省的做法如出一辙。前者是关闭“三本”院校的大门,后者是关闭**建设高校的大门,其目的,无非都是希望把**(据统计,2012年三本院校学生有120余万人)的考生赶进职业学校的大门中去。这种依靠政策强行“引导”的做法,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仅仅依靠外部力量去推动,而不想方设法去激发业职业院校自身的潜力和增强其吸引力的话,其招生之路恐怕只会越走越窄。
职业院校遭遇生源危机,原因很多:传统观念、用人机制、待遇、晋升等,有些甚至涉及社会问题,如学者朱永新[微博]就说过:“如果社会不同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是那么大,社会地位差距不是那么大,那可能就会好很多。”但这些并不是职业教育无所作为的理由。
职业教育有没有吸引力,说到底还是看能否为企业培养出他们迫切需要的有真正技能的人才,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对接——遗憾的是,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决策却出现了偏差。
世界上职业教育做得*好的是德国,他们的职业教育是学校与企业共办,学生每周5天中有3天是在有**批准资质的企业学习。国家的资金主要投入到企业,企业每完成一个学生的培训就从**获得一份*,这样,学生与就业的关系就理顺了。而反观我国的做法,却是把*直接投给了学校,其结果:一是没有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二则也没有顺利实现学生与就业的直接对接。这不能不让人反思。
当面对职校生源危机和企业用工荒时,不从创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入手,不从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出发,更不反思相关的政策,而是信手挥舞起“驱赶”的大棒,说轻点是无知,说**还是育人观念出了问题。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无辜的学生来硬的,见不见效且不说,“以人为本”的理念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