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
华东师范大学[微博]中文系教授
上海高考[微博]语文阅卷组组长
长期以来,对学生作文一直有一种这样的评价:“这篇作文如果放在高考当中不太合适,如果不以高考标准评价,应该算是好作文”。这种说法很让我疑惑,似乎高考作文另有一套评价体系,而这体系和平时作文、竞赛作文的评价体系不仅有异,且僵化死板。
据说,这是“高考作文研究和辅导**”的高论,且有所谓“方家”言之凿凿:“自古以来考场作文便自有一套标准”,“书上一条一条写着的”。我不禁要问:“自古便是”就一定对么?“书上写着的”就不会错吗?现在的高考作文评价标准真的如此僵化死板、扼杀人才吗?
事实当然不是如此。高考作文的评价并无专有的一套标准,即便对审题有要求,也并非仅仅考试如此。任何作文包括竞赛作文,乃至人一生为工作而写的文章,只要有命题,文不对题的一样不会获得好评。所以,倘若我以满分70分的高考评分标准给这三所学校的七篇作文打分,《我的星座下了流星雨》一类下,《方言与我二三事》和《找》几可满分,《邪不胜正》一类上,《顺其天性以教之》和《肩膀》二类上,《遐想》也可一类中上。
《我的星座下了流星雨》选取了三个社会生活场景,表现了中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苦闷。这种所谓不太积极向上的情感流露,恰恰真实地反映了涉世不深阅历尚浅的年轻人成长的真实历程。这一时的迷茫并不一定是退步,倒很可能证明孩子开始长大,懂得思考人生面对真实。所以说,它揭示的是年轻学生的成长历程,一旦走过了迷茫,便有更多的坚定,和对未来生活更成熟也切实的爱。犹如罗曼·罗兰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主义,那就是看清了这个世界依然热爱她。”稍显不足的是该文的**节语焉不详且情节有不合理之处。
相比而言,《邪不胜正》更为成熟,思考更加清晰有理性,有积极的态度却并没有流于喊口号唱高调,以分析说理表现出真切实在的“正能量”,对这种文章的肯定,恰恰是对“伪崇高”的反对。《方言与我二三事》则很好地阐释了阅读积累和思想积累对写作的决定性意义。《找》的作者堪称写作高手,巧妙构思所传达的思考,令人叹服。《顺其天性以教之》的不足在于在肯定个性化教育的同时把其他教育模式一概否定,阐述欠严谨,思考不够辩证,因而多了慷慨,少了理性。《肩膀》稍嫌单薄。
特别要提一下《遐想》。对它的肯定不是因为作者展现了广博的阅读面,而是因为其很好地用所读展现了对文中所提现象的批评,所引不为炫耀,因而贴切自然,有叙述有思考,真正是学以致用,为文章增添了骨肉血脉。反观时下有些学生作文,也在文中排比铺陈,让你惊叹于他读书之多,稍稍细读便可见血肉分离。这些名著、名人并没有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所谓广博的阅读面,在他们那里只有装饰门面之用,它可以唬人,也可能会使个别老师感情冲动丧失理智,*终却不会得到好评,反会暴露思考的软肋,因为华而不实而遭否定。高考当然鼓励华而实的文风,并在鼓励各种文风并存的同时提倡朴实的文风,但无论何种文风,都应该文质彬彬才是。
笔者还注意到这7篇作文都是高一学生所写,所以隐隐生出了一些担心。这样好的作文到了高三还能保持并发扬吗?我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确有平时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到了高三反而个性全无、兴趣丧失的情况存在。所以有必要强调:这些所谓不像“高考作文”的习作恰恰可能是好的高考作文,为人师者,千万不要因为的你的保守和求保险分而扼杀了有灵气有性情的学生!同时我也想建议命题老师,能否让命题更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生活和年龄特点。
【相关链接】
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周宏教授按照高考标准,给*近两期在“校园作文PK”上亮相的学生习作打分啦!在这些学生习作里,不仅有好几篇一类卷,居然还有“满分作文”!具体习作及作者学校如下:
满分作文:
《方言与我二三事》曹杨二中黄宜铖
《找》曹杨二中张炜仑
一类上作文:
《邪不胜正》崇明中学施顾耘
一类中上作文:
《遐想》市西中学李雨瑶
一类下作文:
《我的星座下了流星雨》曹杨二中朱家琛
二类上作文:
《顺其天性以教之》崇明中学陈谦益
《肩膀》市西中学成知临
参赛校园作文全文刊登于2月6日及2月13日的《文汇教育》周刊,关注“文汇教育”**,回复“校园作文”亦可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