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分政策修改高考指挥棒能否降温奥赛(图)

2014-05-29来源 : 互联网

贾丽莉杜佳雯图/IC

2014年高三学生将“*顾”全面“瘦身”后的高考[微博]加分政策。加分项目由23项减为6项,其中*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项目的调整,全国奥赛、科技竞赛获奖学生将**被保送;取得奥赛**比赛一等奖的加分资格也被取消。这一剂猛药,能否会给**以来如*如荼的“奥赛热”降温呢?然后从今年奥赛依然*爆的报名情况来看,奥赛“降温之路”依然漫长。

数据链接

仅5%学生适合学奥数,**学生属“陪练”

据了解,奥赛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开展教学和人才选拔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原黄浦区数学教研员、目前参与教学与课程的评估与督导的数学教育研究*****表示,自己以前就参加过奥赛。高考引入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大[微博]赛保送体系,本是为了避免一考定**,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理念。依照*初的设计,奥赛就和体育、艺术、音乐等特色专长一样,是给那些对数学确实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正常的数学教学后仍学有余力、并有能力做进一步拓展、致力于钻研数学研究的学生自愿参加的,以专门培养未来基础学科人才。

而在华东师范大学[微博]招生办主任、从2004年开始多次担任**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代表队领队的熊斌看来,大约只有5%,*多不超过10%的学生适合学习奥数。每年加上三等奖也就150名左右的获奖人数,对应起数量庞大的参赛学生人群,这个比率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事实。

教育**

将奥赛回归本源,与功利性**脱钩

近年来,当奥赛与升学挂上钩,就日益被功利化和妖魔化了。***说,高考加分所起的导向作用,就像一根*大的指挥棒,引领着大批家长[微博]和学生为了奥赛,或者直接说是为了升学更为准确而疲于奔命。

然而他们不愿意面对的事实却是,在我们之间的绝大部分学生,其实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远没有到可以参赛的水平,通过参赛来实现加分、保送的希望是微乎其微的。“就好比如果现在能加分的不是奥赛,而是奥运,莫非每个家长都要把自己的孩子都送去练跳水和体操?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出才率是相差无几的,就因为奥赛与数学这门基础学科休戚相关,不少家长美其名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执意为自己的孩子在奥赛培训上不断加码。自以为*好是能一朝实现‘保送加分美梦’,再不济至少也能让自己的孩子在数学这门学科上优势独具。殊不知,基因决定特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学科,‘绑定’奥赛培训不但超过了大部分孩子的承受能力,更是剥夺了他们发展自身兴趣爱好的时间、精力与空间。这样做其实是满足了自己,伤害了孩子。”

所以,希望现在的高考加分“瘦身”是将教育回归本源,让奥赛回归本源,与功利性**脱钩。而那些在数学方面确有专长的学生,也真正能得到一门自己喜欢的课程去探索和成长。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更多的学生来说,无需为了这一部分学生而盲目“受苦”。高考指挥棒此番“棒杀”奥赛,也是藉此给盲目的家长提个醒儿,不要片面地以奥赛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更不能以此来选择学校和老师。“有些家长甚至于看到某校出了个奥赛获奖者,就盲目地要把孩子往里面送。其实这样一个获奖者能代表学校的数学教研水平吗?压根不能。”总之,全民奥赛的倾向一定是错误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美术、音乐、体育等相应的拓展课程,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健康成长。

现状速递

中小学生奥数学习依然*爆,“脱钩”需进一步“下延”

多年的奥赛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学生学奥数为了升入好初中,中生学奥数为了升入好高中,高中生学奥数为了保送好大学。眼下,奥赛加分政策虽已取消,但奥赛作为评价标杆的功能却并未消失。有些学校“小升初”希望选择出众的生源,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通过数学成绩来检测。不少高中学校的自主招生也会给很多奥赛金牌选手开出“直接通行证”。由于不少家长和学生坚信心仪院校的自招考试难度介于中考[微博]与奥赛之间,还有很多人把“奥数题”和数学考试中的“压轴题”混为一谈,为了解决“压轴题”,为了“更上层楼”,就要学奥数。新政出台反而让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内心更为矛盾,这种矛盾在中小学生家长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台盟通益培训中心主任张仁焰说,粗略统计如今市面上小学阶段的数学竞赛约有16个,由此可见小学生学习奥数的热情还是很高的。但对这些家长而言,学习奥数其实并不是一个长期的打算或规划,而是“功利性”地希望能通过奥数班的“再加工”,获得一张对自己孩子今后升学有份量的竞赛证书。更有甚者,为了让孩子不落人下风,为他报读多个培训班,搞得孩子和自己身心俱疲,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大的用处。而且多数家长让孩子学奥数并不是让他们享受解题的过程,而是督促他们通过参加一场场的竞赛来获得证书,得到名牌初中面谈机会的“敲门砖”。这样一来在孩子心目中,学习奥数的终极目的自然就变成了应付升学的考试。不少孩子在进入初中后,家长就自然而然地叫停了奥数的培训。

有些家长对奥数也有些“偏见”,认为奥数的题目就是求难,但其实比起难度,奥数的题目更强调“活”,难度并非遥不可及。张仁焰解释说,一般而言,“小升初”的数学竞赛重“数的推理”,出题者在注重基础上,进行适当拔高,强调“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对那些“小升初”的孩子来说,家长不要一味在“难”上下功夫。

格致初级中学资深数学教师徐天兵认为,奥赛热已久,“群众基础”牢固,确实非一朝一夕能改,至少从这两年来看,热度很难一下子减退。即使高中升大学的问题可以靠奥赛成绩与高考脱钩来解决,那么小学和初中的升学问题呢?对此,***表示,归根究底,奥赛光与高考脱钩还不够,还要继续“下延”,争取与小升初、中考脱钩。这就需要中学教育不要光看成绩,而是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可以效法美国,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进行改变。通过笔试、口试、合作等方式,不仅看得分,还要看孩子的思维模式、合作能力,以期对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有一个合适的判断。

数学教师

赞同新政导向,但不建议封杀奥赛

对于奥赛与高考加分脱钩的政策,大部分数学老师都十分赞同,认为这是及时纠正错误导向,将数学学习回归本源的一项措施,不但对于减少功利化竞赛有很大的裨益,更有利于高校招收到真正符合学校优势要求的学生。但是要注意的是,新政出台的目的绝非一味地将奥赛封杀。

徐天兵指出,奥数学的是一种数学思维方式,它对于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开发大脑思维很有用。哪怕这只是针对一部分学生,但决不能否认了这批人的存在,这就相当于从一个极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我身边有些学生,他们对数学确实拥有浓厚的兴趣,甚至可以用痴迷来形容。他们看到难题眼睛都会放光,甚至于有时候遇到什么难过的事,还会通过解题来排解内心的不快乐。对他们来说,学习数学绝对不是负担,而是快乐的源泉。所以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徐天兵建议家长,其实正确的做法就是不妨让孩子去试着学学看,然后视情况决定还要不要继续学即可。要认清学奥数是个过程,而不是目标。能在奥赛上取得名次的学生毕竟只是千里挑一,家长只要能放平心态,不以获奖拿名次为目的,那么让孩子从小通过一定的奥数训练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肯定是有好处的。如果孩子能乐在其中,就让他继续学下去;如果孩子不肯读了,就尊重孩子的心意学会放弃。千万不要带有功利心,或者因为有一点未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心浮气躁,这样只会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奥数能让学生跳出常规思维考虑问题

张仁焰说,奥数的重要性很明显,能让孩子跳出常规的思维框架来考虑问题。比如一道数学题,一个不学习奥数的学生有可能只有一两种方法解答,但是一个奥数不错的学生也许能用四五种方法解,而且解题速度也大大提高。尽管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但是有了“捷径”,学生的解题效率得到了完美的提升。而从以往经验来看,数学好的学生,在科技、围棋、计算机等其他方面都掌握得不错。

具体而言,以下三类学生适合学习奥数:第一类,肯定是对学校的数学知识感觉到“吃不饱”的学生,如果连课本上的数学知识点都有困难的话,那如何能再投入精力和时间学习难度相对更高的奥数呢?第二类,自觉进行预习和复习等工作,主动动脑并且钻研数学问题,而不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做题的孩子。第三类,反应比较快,领悟力也较强,对数学敏感和敏锐,并且喜欢数学,享受做题的过程的孩子。

竞赛日渐“转型”,题目变化多端

而“转型”一词在如今的奥数竞赛中日益凸显,有些比赛强调思维、应用等综合能力,有些强调动手能力,在决赛阶段甚至要用到剪刀、胶水等,还有些比赛主观题的分值高过了客观题,由此可见死读奥数的学生越来越失去“市场”。从题目类型上分析,“变化多端”一词做了*好的诠释,多项含金量颇丰的竞赛不求题目的艰涩,而在灵活、改变上下了不少功夫,将3、5个不是很难的基础知识点串联成题,初看觉得有些难度,但是仔细分析其实知识点还是比较基础的,只是有些“搞脑子”而已。

11、12月起,各类竞赛的初赛将相继展开。对此,张仁焰支招,学生和家长在课后也要下功夫,学生可以把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回家讲给家长听,如果小学生能大致讲出,那说明他自己已经消化并很好地吸收了。

标签:2013高考奥赛高考政策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