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抢生源比拼群众路线

2014-07-18来源 : 互联网

伴随高招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北大清华[微博]今年的录取结果一一揭开面纱。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两所名校披露的“成绩单”呈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包括*终实际录取总人数语焉不详;不约而同地放弃在状元及高分段人数上的“互掐”做法;浓墨重彩地宣传自主招生等多元化录取的作用;叙事模式有意转向“学生视角”和“价值视角”。

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新动向是,北大和清华都心怀默契地放弃高考[微博]成绩上的“明争”。虽然两校在各省市的分数线无可避免地被拿来比较,今年在京文科提档线的对比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口水战”,但往年那种绞尽脑汁公开“互掐”的局面不复存在。例如去年,清华招办称,清华在京录取考生中,*终高考实考分在691分以上的考生就达到8人(全市仅有10人),在全市理科实考前30的考生中就占到了19人。北大招办透露,北京市文理科投档分前一百名考生中,超过六成选择了北大;实考分前一百名的考生中,理科超过半数报考北大,文科八成以上选择北大。

今年北大清华两校在录取成绩比拼上**“明争”,给目前喧嚣的高考改革吹入一股清新之风,这种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做法值得提倡和**。北大招办的说法是这一变化的一个注脚:“尽管北大招收了全国高考分数*高的学生,但面对世界范围内激烈的生源竞争,我们还要有更高远的追求,必须立足于**视野,从培养‘人’而不是招收‘分’的目标出发,超越目前国内高校盲目争夺高分生源的恶性竞争,沉下心来做应该做的正确事情,**公布高考‘状元’和各省市**名等所谓反映招生政绩的‘GDP’指标,**全国高校和基础教育共同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选拔新道路。”

的确,两校在高考分数放弃“明争”,既是对相关招生政策的遵守,也是避免往年统计数据“打架”的明智之举。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今天北大清华面临的生源竞争远远超过彼此的层面,而是实实在在地被“抛入”世界范围之内。且不说港大、港科大、港中文等港校对内地高考状元的“瓜分”,放眼北京中学名校——这些北大清华的传统生源基地,**生源出国念大学已成潮流。不止一所京城中学名校负责人坦言,学校三分之一的尖子生放弃高考出国留学[微博]。正是这种深层次的生源竞争格局促使北大清华转变策略,以一种更高的格局意识重新审视当下的生源竞争。

相逢一笑泯恩仇?其实未必。放弃“明争”,更多的力量将放在“暗斗”。生源竞争是高校之间一个永恒的话题,两大名校在任何时期都难以改变在生源争*上的“针尖对麦芒”的局面,尤其是目前**中学生素质仍主要通过高考分数来衡量时,争取高分考生将是不变的主旋律,只是竞争的思路和策略如何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比如,清华的“**计划”、“**计划”,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等,都是大学名校在生源竞争中推出的富有成效的创新策略。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生源竞争策略来看,清华的招数更为务实更具有系统性。今年清华在招生前夕围绕国际化复合型培养模式推出的“高端班”效果明显,扮演“黑马”角色。当然,北大的策略除了继续高举招生理念大旗外,也悄然放下身段走出更务实的步伐。今年北大在北京部分示范高中首次推出“定点蹲守”的招生策略,面向人大[微博]附中、四中、十一学校、北大附中、实验中学等25所示范高中,北大北京招生组都定点安排联系人并公布联系电话。这在北大招生历史上是个不小的突破。要知道,过去只有清华招生才会这么做。在大学名校自主招生加大、多元录取方式不断深化的今天,大学招办有的放矢地和中学实现对接,并提前为有潜质的**中学生进行升学指导,将是大学在生源“暗斗”中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北京晨报罗德宏)

标签:2013高考北大清华生源北大清华比拼*生源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