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博士生的返乡日记 望在远方做事改变故乡

2015-02-28来源 : 互联网

春节期间,一则题为《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的文章(以下简称返乡笔记)在网络上迅速蹿红。读过文章,有人被戳中乡愁,生出无限共鸣,有人觉得字里行间满是“文青的矫情”。新京报记者对话作者王磊光,解析文章爆红背后一名乡村青年对故乡的爱与忧愁。

王磊光,80后,湖北罗田人,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在读博士。

解剖乡土中国的一个样本,才发现多了物质,少了精神。自给自足、守望相助的乡村生活*****了,农民**种地,而是在城市讨生活,中国农村的凋零已是不争的事实。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小山村?

初衷

希望城市人了解乡村现状

新京报:文章发表后有赞有弹,怎么看待引起的争议?

王磊光:每个人看待故乡的视角不同,谁都有发表见解的权利,有争议很正常。

新京报:有人撰文反驳文中观点,哪些观点会让你觉得受到了误解?

王磊光:文中我提到了“知识的无力感”,但是有人就把概念置换成“读书无用论”来批判,读书无用论本身的概念是能不能为自己带来利益,类似就业或者直接****。而我的无力感来自能不能改变家乡,这个标准给混淆了。对于文中引起争议的部分语句,只是客观叙述,并没有价值判断在里面。

新京报:不考虑后来的传播,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什么?

王磊光:当时做这个演讲是在上海,听众是关注农村建设问题的人士。想法很简单,让人们了解乡村现状。

新京报:你觉得写作目的达到了吗?

王磊光:从覆盖面和讨论热度来讲,大大超过预期了。

大家拜年,**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

——王磊光《返乡笔记》

纠结

物质衡量一切是种悲哀

新京报:在你眼里故乡是什么,故乡人眼中,你又是什么形象?

王磊光:我不太希望外界关注我本人,还是更多关注乡村吧,这个问题还是不答了吧。只能说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也是乡村的一部分,他们也必须接受乡村标准的评判,不过这个过程不会太长,也就是春节这几天。

新京报:这个评价标准是什么?

王磊光:很悲哀,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衡量一切的时代。这个标准在农村更胜,农村盖房子买车娶媳妇。人们想过好生活的意愿无可厚非,但为此攀比或委屈自身,不值得。

新京报:你在接受这种评判时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应对?

王磊光:谈不上应对,只是去接受村里人对你的指点和评价,这个很难改变。回到家乡,除了必要的亲戚往来,我一般是在家读书、看电视,跟村里的人谈不上很深的交流。

新京报:你在文中提到,农村社会多靠老辈人维系情感,有**老辈人不在了,这种联系也将不复存在。

王磊光:人情淡薄是乡村生活的悲哀所在。人们忙着奔日子,无暇经营人情。春节回乡也多是走走过场,过往那种特别紧密的联系是没有的。

“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我很庆幸我有故乡,可以随时回去,尤其可以回家乡过年。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亲人在那里,我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在那里。

——王磊光《返乡笔记》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