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和发展很重要

2015-11-02来源 : 互联网

小学是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步,而语文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在小学是*重要的学科之一。近日,****发布了一则“修订版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传统文化内容”的消息。这表明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加重视,更加注重从小培育学生学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本真。

***曾发布《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详述从小学到大学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强调将其“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明确表示要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传统文化内容。

其实,此前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社会共识,但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中小学传统启蒙教育缺乏标准化、高水准的教材,整体上呈现杂乱无章的局面,甚至让学校感到无所适从。在《纲要》的指引下,各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纷纷进行了相关探索。此次即将出炉的全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修订版大幅增加反映**传统文化的内容(一至六年级相关课文约占比30%),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文化进课堂“有本可依”的问题。

然而,遴选**传统文化内容编入教材固然不易,但如何使之入脑入心却更为艰难。对于生长于信息时代、习惯于网络语言的当代青少年而言,“之乎者也”显然不对其口味,且传统文化多少有种神秘幽远、难以亲近的隔膜感,要想真正领会**传统文化,谈何容易。

在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中,诵读**是其主流形式。教学是分阶段的,思想也是分阶段的。对于孩子们而言,不求甚解的吟诵当然是学习传统**的基本方式,只有先做到烂熟于心,才谈得上慢慢品味、领悟。但是,时移世易,21世纪的今日如果还固守老祖宗那套学习方法而不加变革,无疑不合时宜。一言以蔽之,诵读**固然不可或缺,但若止步于此,必然是走入了误区。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更要尊重和研究教育规律,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兴趣,比如将**诗词与相应的配乐结合,再加上舞蹈等艺术形式,自然会产生极佳的熏陶效果。

除了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形式创新外,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也须与时俱进,特别需要与当代青少年的人格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青少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具备独立、完善的人格。

需要警惕的是,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中也出现了应试化、形式化现象。所谓应试化,是指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并通过考试之类的方式加以落实巩固,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而形式化则是指过于追求外在的形似,突出表现在动辄穿上唐装汉服进行逢场作戏的表演。

应试化也好,形式化也罢,归根结底都是功利思维作祟。中华**传统文化是智慧的结晶,具有宁静灵动之美,本是浮躁时代的一剂良药,竟然被功利思想所异化,实乃莫大讽刺。破解之道无他,不忘初心而已。只要能汲取并弘扬传统文化之本真,这些问题何愁不能迎刃而解?

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愚昧落后,我国五千年历史结晶的文化代表了我国**的民族意识和精神财富。对于传统文化不能一刀切,应该去其糟粕,受其精髓。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标签: 弘扬传统文化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