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将集中走向三个方面

2015-11-18来源 : 互联网

国企、外资减少招聘名额,国考热减退,越来越多的应届大学生开始愁怎么找到好工作。其实端正就业态度,转变就业观念是现在大学生需要作出的思想转型。未来,大学生就业将集中流向三个方面。

高校专业设置滞后

中国经济转型前,一直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三驾马车”中投资是老大、出口次之、消费是老三,而今,消费超越投资、出口已经跃升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经济结构的变化势必带动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转移。而中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及培养模式,仍延续着传统的经济模式,学生如果仍以 “专业对口”来寻找工作,就会感觉明显的就业压力。

不可能人人当白领

中国经济转型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撑起“世界工厂”。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退去,人们发现,中国即将面临劳动力不足的困境。城市的“用工荒”及*近全面开放“二孩”均表明,未来中国孕育着一个*大的劳动力市场,可以承载更多的大学生就业。但是,这个市场必然是多元的、多层次的,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平面,换言之,就是大学毕业生不可能“人人皆是白领,人人都坐办公室”,更多的大学生将投向服务行业。对此,媒体宣传不足,学生家长也没有清醒的认识。

部分专业面临转行

“十三五”及五中全会均提出“健康中国”“美丽中国”,转型使得原先一些传统的、低附加值、高污染行业发展停滞,就业岗位急剧减少,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激增。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都面临着改制重组、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局面,其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而高校中如化工、钢铁、矿石专业的毕业生很多,这些学生面临着转行。

互联网+使各行各业都面临升级换代,零售业**是传统意义的商业,餐饮业**仅局限于饭店,制造业转向智能及工业4.0。这些变化也加剧大学业就业的难度。现在,即便是**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如果不懂多媒体,也无法顺利应聘到一家媒体。

**预计,转型之后,大学生就业将保持新常态,未来大学生就业将集中在三大就业“新高地”:

● 其一是小微企业,它们是经济转型、消费经济时代的主要推动力,其中相当部分属于服务行业,当下急缺人才、求贤若渴,但招聘人才困难,留住人才更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国家**多项措施力求缩小小微企业与“体制内”企业单位间在权益**、就业稳定性、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差距,帮助其吸纳更多大学生就业。

● 其二是社会组织。根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项调查,目前社会组织已吸纳1200万人员就业,如果我国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比例能够达到**平均水平,将能提供3000万个左右的岗位。

● 其三是自主创业。只有创业才能给国家带来活力。引导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创业还具有倍增效应,能带动更多人就业。

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除极少数专业对口的工作以外,大部分都需要从零开始。所以做一些基层岗位多积累工作经验才是真的对大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利的方式。如果一开始就找到“舒服”的工作,那么将来也难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