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美无处不在,在生活中,不经意间我们也能感受到各种美,其中不乏来自于语言的魅力美。因此,利用好语言的魅力,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得心应手。
“注意安全”只是在提醒人们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干巴巴的说教让人觉得了无生趣,心无好感,又如何能照此行事呢?“梯子不用时请横放”则更侧重于行动力,语气委婉,侧重于让人去实施某种行为,提出了具体的细节和防*措施,引导人们去执行。人们都喜欢委婉讲礼貌的说法,如果你言语直接地指示别人要如何如何做,只会让人心生厌恶之感。但如果,你懂得利用言语之间的差异,明白这差异之间所体现出的情感的不同,在交代任务、表明态度的时候,用语婉转,让人从心底里接受,那么你的***就大大的提升了。何不多多利用语言的魅力,让人心生舒适,又能完成既定的事情,一举两得。
语言的魅力在众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不由记起曾看到过的一个故事。一位衣衫褴褛的盲老人,在繁华热闹的巴黎街头乞讨,身旁写了一块牌子:“我什么也看不见”,过往的人很多,但没有人注意他。中午,法国**诗人让•彼浩勒经过这里,见到牌子上的字,问盲老人,老人家,有人给你*吗,老人茫然的摇摇头,脸上的神情十分悲伤。让彼浩勒听了,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加上了“春天来了,可是——”就匆匆离去了。傍晚,诗人又来到这里,问盲老人下午的情况,盲老人笑着回答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的人多极了!”“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看着让人心酸,春天里的那些美好,那些赏心悦目之景,他竟然无缘相见,不由地打动了人的内心,让人心生怜悯之情。“我什么也看不见”,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一个与读者无关联的事实,没有共鸣,何来伸手相助?六个字所带来的结果,如此的截然不同。利用好语言的魅力,将会产生令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活中此类例子比比皆是。随着绿化面积的扩大,很多曾经的小道上都种植了草皮,而习惯抄近路的人们,往往还是会依旧走以前的小道,践踏现在的草地。虽然草地边挂着“请勿践踏草坪”的标语,但效果通常都不明显。可是,另一块草坪上的标语换为“小草微微笑,请你旁边绕”,带上了更多的人文气息及关怀,让人不由得心生爱怜之感,仿佛真的看到小草的微笑,不忍心踩上去,*后绕道而行。
中国式的标语,往往以一种霸道的语气强烈要求人们执行某种行为,何不换个口吻,换种语气,试着用委婉的,能打动人心之语,与需要配合之人进行心与心之间的连接、沟通,让他们感受到诚意,愿意按照你的意愿走,如此,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