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举国欢庆,不仅莫言本人倍受欢迎,其作品也被炒得热*朝天。近来,全国掀起了一股“莫言热”:陈光标欲赠莫言别墅;莫言作品被疯狂*购;莫言作品入高中教材;莫言作品成各阶层学生“备考内容”……“莫言”效应还在继续升温。
莫言作品将入高中教材
语文出版社已敲定将莫言作品《透明的红萝卜》编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消息备受关注
对莫言作品入选教材,不少人认为有喜有忧。广东省特级教师、广州执信中学语文老师曾湖仙表示:“莫言作品选入教材是大好事”,他说,诺贝尔奖是比较公允的、为世人所认可的奖项,不必以一种清高、超脱的态度对待它。得了诺奖会让更多人关注,是好事,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何乐不为?
而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原高考语文科评卷组组长柯汉琳则不太好看,他认为,入不入选教材,不是看作家是否得了诺贝尔奖,而是他的作品是否适合中学教材。“我个人认为,莫言的作品不适合,特别是他的长篇小说,像《蛙》、《丰乳肥臀》,里面的内容并不适合中学生学习,进入必修教材必须经过认真推敲。当然,如果只是选取其中的某个片段,或者作为选修和课外阅读的材料,还是可以考虑的。”
作品成为学生“备考内容”
当大众还在热议应否纳入教材之时,作为应届考生已开始担忧高考会“加料”了。因此,不少高中师生猜测,高考或许会“碰见”莫言。
“作品都入教材了,高考是不是会考呢?”一份针对广州部分高中师生的调查发现,有高三生担忧高考将涉及莫言作品,于是“恶补”其文章。除了恶补莫言的作品外,也有学生更担心考试要求背诵莫言的文章。而一些藏书并不算太丰富的民办学校,甚至急急购买莫言书籍以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
在国内几大电商网站,莫言的多部作品也成为近期的**书。有些高三学生表示,考试前一定要研读莫言的作品,以防考试出现与莫言相关的试题。
对此,教师表示,是否入高考题难以预料,只能提前准备。
**:教师别为应试糟蹋了好作品
对于部分高中学生忙于备考莫言作品,**则建议,老师别为了应试忽略欣赏,“如果像做考试卷子那样来阅读,一篇美文也会变得枯燥乏味。”
不少**担心,莫言的作品一旦纳入试题会助长功利备考,糟蹋了作品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多年后学生对莫言的作品或会如今天对待鲁迅作品一样“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