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习效果的坏习惯

2012-11-02来源 : 互联网

习惯就是在不经意间,逐渐养成的一种成型的生活方式。在学习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习惯,或好或坏,不刻意去改变就会形成固定模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可是,许多时候往往事与愿违,这也许是学习中的一些坏习惯造成的。哪些坏习惯有可能会影响学习效果?

注意力不集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3-4岁的孩子的集中注意力只有5分钟的时间,到12岁左右,孩子的注意力可以达到半个小时。当然,每个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不一样,主要是受学生本人的意志力等因素影响的。有些学生往往是上课不久之后,注意力就开始分散,离开学习内容。这样的孩子在做作业时,一般喜欢边做边玩,或者边做边看电视。因而,他们的学习效果并没有集中注意力专注于学习的同学好。

缺乏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思考是学习中把知识内化的一个重要的过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欠缺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的学生,总是习惯于被动的回答问题,很少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缺乏细心与朗读技巧,不会审题等。如果只是单纯地读书上的内容而不去思考更深层次的涵义,就如同只看到一个表象。在实际运用中,缺乏思考的学生很少会主动去专研实质上的内涵。

对待作业不够认真

认真做作业是学习反馈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不认真做作业常常表现为姿势不够端正,做不到自觉遵守“一尺一拳一寸”的原则,字迹越不端正,涂改随意,不整洁,用笔随意等。常常还有做作业粗心,漏题、看错题意、边看电视边做作业等。做作业其实是*好的锻炼,能及时检查学生有没有掌握近段时间的学习内容。不认真对待作业就很难真正消化课堂上的知识,越积越多,*后就跟不上步伐。

缺乏学习动力、自我监督能力

学习的内动力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来源,是学习质量的**。缺乏学习内在动力的孩子往往表现为学习需要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比较喜欢看电视、上网,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在学习中,除了家长和老师的监督教导,自我监督也很重要。学生缺乏自我监督能力,就容易养成学习松散、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要想学习成绩好,获得*佳的学习效果,就必须改掉这些学习坏习惯。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