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成功收购”一家公司经验的人,往往很吃得开,被认为是“资本运作”的高手。让我们揭开这些神秘的面纱,来学习一下关于收购与兼并的一些有用知识吧。
一、为什么要收购?
收购的理由
公司决定收购另一家公司,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收购是为了发展壮大,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有些收购是为了进入一个新市场,比如美国公司会收购一家中国公司以进入中国市场。也有些收购是为了获得目标公司的某种产品的经营,比如Google收购Youtube。
当然还有别的理由促使收购行为的发生。比如一家公司会收购其上游的供应商,以控制其所需的原材料。也有公司发现另一家公司的某种创***很好,就把对方整个公司收购,以便能使用这项***。
由于收购的目的不尽相同,因此进行收购的时候,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策略。
三个重要的概念:
1、收购
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一半以上的股权,就叫做收购。如果只是购买了不到半数的股份,我们把它称为少数入股(Minority Acquisision),这种情况下公司对目标公司没有**控制权。如果A公司在收购B公司的时候,并没有征得B公司管理层的同意,那么这就是敌意收购了。
2、合并(兼并)
合并(兼并)与收购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通常,如果一家公司很明显地购买了另一家公司,我们就把这称为收购。在合并中,两家公司的地位是平等的,当然规模往往也差不多。但是,所谓的“平等合并”,实际上往往是一家公司吞并了另一家公司,如戴姆勒-克莱斯勒。
3、绿地投资
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 又称创新投资),是指公司从头创立一家新公司或分支机构。从这方面看,绿地投资可以说是收购的反义词。通常成立一家**的公司非常困难,耗时也长,所以很多公司都走捷径去收购一家已经存在的公司。
问题1:收购自己的供应商,或是分销商,应该算是?
A、无关收购 B、相关收购 C、垂直收购 D、水平收购
答:C正确。有些公司认为,与其让别的公司来销售自己的产品,或者为自己生产零配件,还不如自己全都包了,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链。我们把这称为垂直收购,因为公司收购的是位于价值链上游和下游的公司。
二、收购的价值**
收购能够**价值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收购价格,包括所谓的收购溢价,另一个是合并后的新公司产生的额外利润。公司在收购时,往往要支付比合理价值更高的价格。例如,如果目标公司的股价为100元,实际的收购价格很可能会涨到150元。这就意味着被收购的公司至少要**出原来的1.5倍的价值。这就要求公司的经营需要有大幅的改善。收购产生的*终价值取决于收购溢价和额外利润的差额。研究表明,如果公司的管理层过于想达成收购的交易,他们往往会付出过高的代价,这样,收购行为就很难为公司**任何价值。
三、失败的收购
相对于价值**,更多的收购产生的是价值破坏(Value Destruction)。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支付了过高的价格,一个是收购后的公司并没有**出足够的价值/利润。收购交易的达成并不意味着成功,收购后产生价值才是判断收购是否成功的标准。很多经理人为了拿到丰厚的奖金,或者为自己的履历增添光彩,不惜代价达成收购交易,造成股东价值的损失。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在担任CEO之前,曾经一度致力于收购Cox公司,但由于Cox不断提高报价,令韦尔奇果断地放弃了努力一年的收购工作。微软也放弃了收购雅虎的计划。从这个意义上说,能果断地终止一项注定失败的收购,也算是一种成功。
案例:一宗难以消化的收购
2006年末,就在巴西矿业集团淡水河谷(Vale)以 176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镍矿商——**镍业公司(Inco)仅几周后,两家公司的高管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预示了一个可能比较棘手的未来。
据一位前Inco高管表示,会议因为一名巴西代表发脾气而突然中断。“如果你们如此**,你们怎么没有收购我们?”他突然发怒道。更糟糕的事情接踵而至。加拿大**管理人员、关键工程师以及操作人员纷纷离职。另一位前Inco高管表示,在参加2007年初**管理层战略会议的29名同事中,仅有6名现在仍在公司。
问题1:研究表明多数的收购都是失败的,并没有为公司**价值。下列的那个数据是正确的?
A、超过50%的收购**价值 B、大多数公司在收购中是不赔不赚的
C、60-70%的收购是失败的 D、70-80%的收购是失败的
答:D正确。对所有行业、国家和时期进行的研究表明,70-80%的收购行为所**的价值根本不能抵消为收购本身支付的溢价。公司往往会低估收购之后各种整合工作的难度。
问题2:有些公司收购是为了达到所谓区域席卷(Geographic Roll-up)的目的,下列哪个案例属于这种类型?
A、一家公司购买当地的报社 B、食品公司并购饮料公司
C、一家大公司并购不同的初创科技公司
D、一家汽车制造商和海外的品牌合并
答:A正确。这种收购有两个特点:被收购的小公司经营业务相似,并且会保持独立经营。被收购的小公司可以得到母公司的护佑,并且分享一些资源,但是公司经营的其他方面仍然是相互分离的,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第一个例子符合这两个条件。报社都有自己的记者,但是可能会分享印刷系统、网络技术和采购。
问题3:收购的另一个动机是消除一个行业中的产能过剩。下列哪个选项属于这种类型?
A、一家公司购买当地的报社 B、食品公司购买饮料公司
C、一家大公司购买不同的初创科技公司
D、一家汽车制造商和海外的品牌合并
答:D正确。汽车行业的产量过剩很普遍。不同的品牌采用基本相同的技术竞争。而其他的例子中,并不涉及到高度相似的公司,也不涉及**的整合。两家汽车公司一旦合并,就意味着过剩产能的消除,往往会表现为大规模裁员、工厂关闭等。
问题4:请判断,有时候,大的科技公司购买小的企业,以获取他们的技术。但是技术的转移往往会比较困难。下列哪些做法会减少技术转移的阻碍?
A、很快地整合新公司
答:是。因为,不要令小公司的员工感到未来不确定,要尽快行动
B、向懂得这项技术的人支付高薪
答:是。留住人才是*关键的,你可以买走公司,但是人才还是可以走掉。
C、将整合的项目列为优先
答:是。将整合列为优先项目,会令小公司的人更加安心地留任
D、将小公司**整合
答:否。因为这这会给小公司的人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
E、将小公司的人全部调到总部
答:否。如果你强迫小公司的人接受你的那一套,等于强迫他们离开。
四、收购的步骤
收购分为很多阶段。第一步是确定目标。很多大公司持续寻找收购的对象,因此他们可能会跟踪一家公司多年。另外,投资银行可能也会向公司提出收购建议。公司的合作伙伴或者竞争对手,也可能正好想把自己卖掉。
接下来,收购方会检查目标公司的帐本,这就叫做尽职调查(due dilligence)。下一步是完成交易。交易完成后,就是整合的阶段。在整合的过程中,两家公司可能会发生文化冲突和权力争夺。如果整合的过程顺利完成,就为将来新公司的运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新组建的公司就要开始成长了。
重要概念
收购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过程:
1、尽职调查
在公司正式完成并购交易之前,通常会非常详尽地检查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以便确定合适的收购价格。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尽职调查(due dilligence)。有很多很好的财务模型可以确定目标公司独立时的价值。但是,要计算收购后带来的额外价值,就难得多了。
2、增效作用(Synergy)
因收购而产生的额外价值,就称为增效作用(Synergy,协同效应)。增效作用可以表现为成本的节约,也可以表现为知识和技能的有效结合和传播,比如两家公司结合之后,可以生产出之前两家公司单独无法生产的产品。当然,这类的增效作用的效果是很难衡量的。
3、加码
当公司的第一次收购报价被拒绝时(比如另一家公司出价更高),管理层往往会提高报价,甚至会高于之前决定的*高出价。这就叫做加码(Escalation of commitment)。由于公司的管理层,尤其是收购行动的负责人已经为收购的事情付出了很多精力和资源(还有很多公司政治上的问题,比如如果不能成功收购,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因此他们往往会支付过高的价格用于收购。
问题:请判断:
1、收购有四个阶段:1)尽职调查 2)完成交易 3)整合 4)收购后的运营。在不同的阶段中,那些行为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
A、仅仅注重财务数据
答:错误。在交易完成之前,要评估两家公司发生文化冲突的风险。
B、在整合阶段才开始进行沟通
答:错误。越早沟通越好,这样可以减少不确定性
C、用较长的时间来完成整合
答:错误。整合的过程必须要快,否则会浪费大量时间
D、利用岗位轮换来培训员工
答:正确。加深新旧员工对新公司的了解
E、用同一个团队来协作多次的整合
答:正确。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猜疑,同时提高整合的效率
2、股东或董事会成员往往会提出一些理由来反对一项收购。
下列哪些理由是站得住脚的反对收购计划的理由?
A、并购双方在谁将在新公司中占据主导地位方面争执不下
答:成立。这说明并购的计划并不完善
B、在收购报价提出后,就计算出了收购能带来的增效作用(Synergy)
答:成立。这说明并购的计划很粗糙
C、对将来的增长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字
答:不成立。公司的经营就是不确定的,如果有确定的数字,反而说明收购计划做得太简单,太粗糙
D、新公司根本无法被整合
答:成立。这是当然。
E、新公司可以被**整合
答:成立。任何公司都不可能**整合新收购的公司,如果管理层提出这一点,说明收购的计划严重低估了将来的工作量。
五、并购的学习曲线
并购是难度非常的业务,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公司在并购方面会越来越强。
在一开始的时候,公司的并购成功率会随着并购项目的增多而下降。这是因为他们对每个新公司的注意力分散了,并且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每家新公司,而不考虑他们的特点。
接下来,公司会开始逐渐学会如何更好地进行并购。但是,有些公司似乎永远也学不会。并购的成功有两个关键:一是每次的并购要有固定的步骤,但是要尊重每家新公司的不同之处;其二,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并购的事宜。
问题:除了并购之外,公司也可以采取联盟的形式。关于联盟,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在管理者看来,联盟和并购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目的
B、大多数管理层在考虑并购的时候,也会考虑联盟的可能性
C、许多公司在选择是并购还是联盟的问题上有具体的政策
D、联盟在运作上要比并购容易
答:A对。尽管很多管理者都承认联盟和并购都可以达成同一目的,但是很少有公司同时考虑两种可能性。因为结成联盟的两家公司仍然是独立的,所以在操作上难度不小。联盟的失败率非常高。
总结:通过本节的学习,让我了解并购的一些*基本的常识。有几个重要的点:
1. 并购的几个阶段
2. 并购的失败率非常高
3. 有时经理人为了个人利益,往往导致公司支付过高的收购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