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谑作文能否得高分?

2012-12-21来源 : 互联网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而特别是现在的学生。近日,一位中学生的短信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起了争议。此段信息是如此写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作业滚滚来;君子坦荡荡,小人做作业;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在写作业;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生当作人杰,死亦写作业;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作业;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那人却在灯下写作业”。

可以看出,这段信息都是引用着古诗而进行的改编。都是以一句古诗,一句与作业有关,其意是在于讽刺学生作业太多,做不完。而有**把这段信息拿出来,向老师们发问:“如果这是一篇学生的作文,10分满分的话,你会给这名学生多少分?”

经过老师的投票,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老师只给3分,另一种是老师给了8分。给3分的老师认为,这篇略带戏谑的文字并不适合用于考试中的作文,这名学生必须认识到考试的现实。即使这篇文章真的写得不错,可是不适合,在考试中也不会得到高分。那些老师给了8分的意见则是这篇文章可以体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对现实的认识。但即使是给了高分,之后还是会再跟学生详谈,让他接受正确的辅导。而且要让学生意识到,如果是在高考中,觉得不能这样写。因为高考作文和想象力的作文不一样,如果是在一些作文大赛中,考察到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可以尽情发挥。但是如果是面对高考,这样的文章无疑是自寻死路。

其实这件事也引发了大家对于现在语文教育的一些讨论,特别是语文作文,到底一些戏谑而富有**力想象力的文章能否得高分?现在的一些学生想象力很高,平时能够写出很特别的文章。但是却不得以发挥,总是会被老师压制在应试教育下,硬生生的把自己的创意给埋没了。因为老师认为,这些文章没法贴近应试教育,如果想要拿高分,千万不能如此写。但殊不知,语文的教学必须要介入现实,反映现实。而正是老师的“**”态度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写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特点。就是为了考试而写的文章,**没有自己的灵气。因为如此,一些学生的作文也变得文理不通,错别字一大堆,这种情况下老师或多或少是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当从人文素质培养的角度来加强语文的教学。不能因为应试教育而只是看重分数,应当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地发挥自己的**力与想象力。对于学生的一些特殊的行文方式,老师应当给予鼓励跟支持,而不是一味的打击。在语文教学中要塑造和彰显语文的魅力,回归到语文教育中的本质。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