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父母 给孩子残酷的爱

2013-05-13来源 : 互联网

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中学。18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公务员。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这就是“中国式父母”,然而这种“以爱为名”的程序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网络上甚至掀起了一轮对“包办人生”的**。

“中国式父母”段子中呈现的标准版中国爸妈,都很忙碌折腾,打从孩子出生,他们就开始一路按照自己的方式关照呵护教育。守在学校门口翘*以盼孩子放学的是中国父母,陪着孩子学钢琴学英语学画画的是中国父母,急着给孩子研究哪所小学中学更有前途准备把孩子一路送进“**”的是中国父母,发愁孩子工作到处托关系找门路的是中国父母,在相亲会上无比热情忙着“推销”孩子的还是中国父母……

这一切,做下来并不容易,可大多中国爸妈,操劳着纠结着,偏偏还是做到了。他们大多认为“我们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这些人生经验传授给你,你不是少走很多弯路吗?”但孩子们却未必买账,他们觉得“我的人生还得我自己来走,跌倒了我也愿意”。

相比之下,美国的父母更懂得享受生活,而不是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一切。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中国的父母为孩子做了如此多的牺牲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中国的*生子女政策让父母们认为必须为孩子奉献一切。

二、中国孩子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竞争很激烈,父母希望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三、中国父母们经历了太多动荡和不安,他们希望孩子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四、在中国,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很密切。

五、中国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一点点的苦。

父母们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成人、成材、进入社会、有份好工作、有个好前途。但事实表明,父母们的这份苦心与希冀往往会遭遇社会现实的无奈。包办孩子的教育战略,到孩子长大之后有自己的理想选择之后,终于出现了**:许多人毕业时放弃专业改行了,许多人毕业之后失业了……至于结婚、选择人生伴侣,按照父母的意志、由他们包办,更是件可望不可及的事,孩子终于有自己的理想了。然而这个时候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却处处与他们反抗,没听他们的!

而对于那些被包办的、叫喊着人生价值的孩子们,“自我实现”只是一个迷梦。他们只有在成人的那一刻起才拥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在此之前,他们被家长包办,然后又被学校包办。这对他们而言是不得不走的一段弯路。

此后,他们被抛弃到自我奋斗的历程之中。就业和谋生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页,当它翻过之后,人们才会明白,以“为了孩子”的名义,令父母苦不堪言、孩子无法成人的这种残酷的爱,事实上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