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刊登的《个人助学不良贷款债务催收公告》出现在媒体上,28名长期拖欠助学贷款大学生的个人信息与欠款金额被公之于众,再次引发公众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讨论。其中不少拖欠助学贷款的学生因其信用意识薄弱,以为不还款或着就此销声匿迹,银行也不能“奈我何”,孰不知,个人信用的缺失影响甚远。
在违约的大学生之中,除了少数人是遗忘或无力还款之外,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其信用意识薄弱,没有树立起码的诚信观念。同时,没有意识到不还款的后果的严重性。
大学生助学贷款长期拖欠有什么影响?
“享受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是在用自己的诚信做担保。”工商银行郑州营业部信贷部副主任王冰说,大学生是否及时还款牵涉到个人的信用记录问题。“就助学贷款来说,大学生任何一次未按还款**还款,都被视为不良记录且被标注,并进入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进入银行黑名单对个人影响很大,办***、买房、买车贷款等业务都会受阻。”
“受不良信用记录影响的学生要继续办理业务,就必须消除记录,不仅要还付贷款本息,还需要回校开‘非恶意欠款’等书面证明,上报经办银行和人民银行批准,而不良信用记录对学生本人的信用影响周期长达5年。”王冰说。
王冰举了两个受不良助学贷款记录影响的事例。
朱某在郑州航院读大学时接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大学毕业进入还款期后,不仅未履行偿还义务,而且杳无音信,致使银行对逾期的3347.95元本息无法进行催收。
去年6月,他在另一城市办理住房按揭贷款时,因信用报告中有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记录而遭拒。
丁海去年大学毕业后,连续一年没还款也没和贷款银行联系,今年他因工作关系前往银行申请***时被告知:因其有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的记录,银行**为其办理***。
“据我了解,我市有机关公务人员在办公务员卡时,因银行信用系统里有助学贷款逾期未还的不良记录,导致办卡不成,在单位也对其个人造成了负面影响,真是得不偿失。”王冰说。
银行之所以开展助学贷款业务,就是想要帮助贫困大学生继续求学。然而大学生借贷按时还*是天经地义,岂能拖欠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