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时,学生们还没从轻松愉快的暑假反应过来,立即就要面对繁重枯燥的学习任务。不少孩子由于一时反应不过来,心理压力过大而产生轻生的想法。入学的*初阶段,孩子们的心理是脆弱的,需要家长细心呵护。心理**建议,呵护孩子心理健康,家长应做到“九不要”。
不要抑制孩子的兴奋
入学前几天,孩子们的内心都是兴奋的,即使是不爱说话、不善表达的孩子也不例外。家长千万不要抑制他们的兴奋,一定要配合他们“演戏”,否则会让他们对学校丧失兴趣。家长要是有时间的话也可以陪他们放松放松,多问问孩子们课堂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不要用老师吓唬孩子
过了开学初那股新鲜劲儿后,有些孩子可能出现不愿意到学校去的想法,或者在门口哭闹不进教室,或者装病,或者说谎,有些家长会说些“让老师好好管管你”、“等着挨批评吧”之类的话。这样多数会起反作用,让孩子因惧怕老师更不愿意上学。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学校、老师不好
家长们的一言一行随时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家长之间有时会对学校和老师进行负面评价,但是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因为那样无异给学校和老师贴了张标签,可能会使孩子对学校和老师有先入为主的成见,进而生出抵触情绪,家长应该多说学校和老师好的一方面,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不要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孩子刚上学不要理解给他规定目标,这样无形中会加大孩子的压力,造成他产生抵触的情绪。家长之间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谈论家里不好的事情,那样会给孩子造成明显的心理压力,出现对新的校园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差等心理问题。
不要在校门口逗留
有些家长心里放不下刚走进校门的孩子,长时间逗留在学校门口,甚至从上学一直等到放学,这样,只会让孩子的内心更加不平静,影响学习效果,影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不要长时间离开孩子
刚刚走进校门的孩子,尤其是新生们,到一个陌生环境之后会产生恐惧,这是就非常需要心理支持,所以每天放学后父母都要陪伴着他,听他讲讲校园里的事情,与他做些亲子游戏,进行一些语言沟通。如果在这个阶段长时间离开孩子,则可能促使他产生分离性焦虑,出现情感断层,影响人格的发育,影响心理健康。
不要替孩子做这做那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心疼孩子,看着书包挺沉就替他背书包,看他写作业很难就指点一二,这不利于孩子*立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会促使他产生依赖心理。
不要限制孩子的交往
有一些父母对自己孩子交往的对象很重视,指定他要跟谁谁做成好朋友,又不要跟谁谁一起玩,如果都不让自己的孩子与他们玩儿,结果只能使自己的孩子孤立。
不要拿上学太当回事儿
孩子上学了,有些家长太当回事儿,心情焦虑,整天坐卧不安,早餐吃什么、明天穿什么,都要问孩子,对孩子嘘寒问暖,百般呵护,这只能害了孩子。因为一旦把这种焦虑状态传染给孩子,孩子就会莫名的紧张。
家长们要牢记这“九不要”,方能为孩子**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能够快乐学习,开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