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井下取物机器人、“绿色”害虫诱杀剂、新型红外测温仪……昨**午,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第三届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现场,宣传展板上介绍的学生创新成果是一个个项目,有自称“科技**”的,也有注明获得多项**的。这种现象,在同类大学生创新比赛中并不鲜见,包括“挑战杯”。可是,当记者询问几名参赛同学“这些成熟的项目、产品出自你们的兴趣、你们的原创吗”,不少同学选择了沉默,也有同学承认,“这是指导老师研究的项目”,也就是“导师项目”。
市教委5年投1.2亿助创新
自2007年起,本市推行实施“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该计划以“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为实施原则,旨在通过支持部分**学生开展科研、实验**等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截至2012年底,市教委已累计投入经费1.2亿余元,资助项目12000余个。然而,问题在于,12000个项目中,有多少个是学生为竞赛而竞赛,竞赛后便束之高阁的?又有多少个项目,学生能将之作为持之以恒的研究、创业目标的?那些所谓的**项目,又有多少个属于“导师项目”?
创新教育不是简单做项目
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时下,“创新”一词见于高校的各类文件中,“创新”更融入校园的各种活动中,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大学创新创业氛围始终难以成形,选择创业的不足毕业生总数1%,绝大多数学生想的是如何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原因是什么呢?说到底,创新教育、创新实践不是简单地做一个小**、搞一个项目,或在创新比赛中得一个好名次。真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创新计划”,而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能给大学自主办学的空间,其中的关键在于改革现有的高考招生模式,*终,激发起年轻人的**动力。
且看近几年间美国高中生的创新成果:2012年,17岁华裔女孩安吉拉·张发现了一种可***癌症的方法,这个*疗方法的核心是将*疗癌症的药混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然后将之附着在纳米颗粒上。这些纳米颗粒将牢牢附在癌细胞上,通过磁共振造影,让医生准确了解肿瘤所在的位置。之后,对准肿瘤的红外线将会化掉高分子化合物,释放出里面的药物,从而在不影响健康细胞的同时杀死癌细胞。今年5月,美国女高中生艾尔莎在英特尔的**科学和工程展会上亮出了真正的充电神器———她**的**电容器可以让智能手机在20~30秒内完成充电。美国男高中生泰勒·威尔逊的**则与核有关系,他研发了一种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放射性同位素技术。
创新意识需从小开始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高中生的**并非成熟的项目、产品,而是一种思路,让人们看到了解决难题的曙光;更有意思的则是他们的创新过程。安吉拉·张说:“我对癌症着了迷,一定要揭开其中之谜。”泰勒·威尔逊甚至还曾经在自己家的简易实验室里,以极其低廉的材料制作出一个核试验反应堆。
熊丙奇指出,如果我们的名校不再以分数论英雄,而是倾向吸收像安吉拉·张这样的学生,那么,就会逐渐在家长、学生中营造出一种创新的氛围。一个人具备创新意识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昨天的创新**上,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创业者车林一番演讲,引起了轰动。车林创办了大学生手机报和点星网,目前已经拥有50万大学生客户和100万元的利润,但他在演讲中说的则是另一个故事:“创业之初,我们获得了‘天使基金’30万元的资助,但因为管理不善,30万元血本无归……我曾经啃过几个月的馒头……创业的成功要以失败开始……”也许,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大学生创新活动,该多一点这样的故事,少一点项目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