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又称“万人计划”)**批入选名单近日正式发布。据***、《****》报道,该计划将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人才,包括100名“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
昨天,这一说法引发网友质疑:诺贝尔奖是可以冲击出来的吗?对此“万人计划”*批杰出人才入选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认为,诺贝尔奖不是冲击出来的,希望社会对基础科学研究不要过于急功近利。
□计划内容
将为科学家设立工作室部分人才可获**经费
昨天,《****》刊发了“‘万人计划’*批名单出炉记”一文,介绍一项与引进海外***人才“千人计划”并行的国内人才支持计划。该文经网络转载标题改为“**将遴选100名具冲击诺贝尔奖潜力人才”后,凭借“诺贝尔奖”的眼球效应,在网上迅速传播,引起不同观点之争。
报道称,计划将遴选3个层次7类人才,**层次100名,为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第二层次8000名,为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人才;第三层次2000名,为35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
其中,计划将为部分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人才安排每人约100万元用于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
此外,据***消息,*批杰出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均是“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主持人和***
创新团队带头人。*批杰出人才入选者、清华大学薛其坤教授率领团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被誉为“诺贝尔奖级”的重大发现。
记者发现,据《中国组织人事报》去年9月刊登的“国家***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显示,计划中并无“冲击诺贝尔奖”的目标,也无“诺贝尔奖”相关字眼。
计划中提到支持100名杰出人才,每年遴选一批,每批10名左右,具体标准是“研究方向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基础学科、基础研究有重大发现,具有成长为***科学家的潜力,能够坚持全职潜心研究”,还强调“重视遴选中青年杰出人才”。
计划提到,中组部、人社部为杰出人才授予“国家特殊支持人才”称号,颁发证书,将其纳入**联系的高级**范围。计划还将为杰出人才设立科学家工作室,实行*席科学家负责制,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方式给予经费保障,支持其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
■链接
*批“杰出人才”研究领域一半与“诺奖”无关
入选万人计划*批“杰出人才”的6位科学家中有5位院士,大部分从事基础研究。但按当前诺贝尔奖
项的奖项设置(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经济学、和平奖)看,有3人的研究领域无缘诺奖。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低维碳材料的控制生长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获中国发明专利24项。
☆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等研究领域发表文章350余篇,被引用超过6900余次。
☆王贻芳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作为我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做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贡献。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带领团队在鸟类的起源和演化等研究领域取得突出发现和成果,使我国逐渐成为当今国际研究该领域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卢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现了纳米孪晶强化效应,开创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研究方向,发展了系列表面纳米化技术。
☆马永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油气资源勘探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工作,发展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取得一系列创新性重大成果。
□网友质疑
诺奖能够冲击出来?
把诺奖当成奥运会金牌来冲击是否有点可笑?诺贝尔奖是能‘冲击’出来的?
该消息发布后,网友提出不同看法。有网友认为这体现了国家对科研更大力度的支持,也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但更多网友对冲击诺奖的说法表示质疑:
“诺奖是可遇不可求的,功到自然成”,有网友指出,瞄准诺贝尔奖有点剑走偏锋,正如鲁迅所言“天才的出现,*先要有天才的土壤”,而科学精英的出现,需要的是有大量的“科学民众”,中国当务之急是培养科学民众。
还有网友认为这体现了科技界的浮躁之风,近几年国家出台一系列人才奖励计划的初衷是好,但就像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学生参加奥数比赛,国外大部分来自民间,中国却是举国体制。还有网友引用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的话“一个做科学家的人,为拿诺贝尔奖来工作是非常危险的”。
□入选者说
周忠和
“诺贝尔奖不是冲击出来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周忠和在*批“万人计划”杰出人才6人名单中。昨天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周忠和对“冲击诺贝尔奖潜力人才”的提法不大认同,认为“诺贝尔奖不是冲击出来的”。
对于遴选“杰出人才”,周忠和希望能淡化“冲击诺贝尔奖”的提法,一者很多学科没有诺贝尔奖,二者做科研不应有急功近利的心态。
他觉得,有对获诺贝尔奖的愿望可以理解,但中国基础研究荒废了几十年,最近十多年才条件比较好,慢慢迎头赶上,特别需要积累,需要长期潜心去做,不能拔苗助长。
把冲击诺贝尔奖作为一个目标,专门针对一个特定人群,周忠和坦言对此并不赞同,因为这不符合科学规律。科研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需要鼓励很多人去冒险、探索,国家应积极营造比较公平的学术生态环境,让科研回归本质。
周忠和认为,做科研当出于兴趣和爱好,如果科学家有潜力,愿意做某个方向,无论十年二十年都应坚持下去,国家也应支持,让很多人逐渐达到可以拿诺贝尔奖的水平,在这个大环境下也许某个人就冒出来了,得奖了,但与拿诺贝尔奖相比,更重要的是中国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
“希望社会不要过于急功近利”
根据“万人计划”的政策,将为杰出人才设立科学家工作室,实行*席科学家负责制,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方式给予经费保障。
在周忠和的理解中,所谓“按需支持”并不是传说中的“要多少给多少”,而是根据科研实际的需要,通过**评审,在经费使用上简化程序,少一些干预,多一些稳定和持续性;在人员经费、条件保障等方面多赋予一些新的政策。他提到,尽管目前已经在做一些实际操作,但过程进展有点缓慢,科学家工作室等尚未设立。
他希望这个“科学家工作室”能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探索一些思路和经验,给优秀的科研人员有更多稳定性的经费支持,能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潜心研究,不为申请各类经费浪费很多时间,不需应付很多考核与评比,无需为工资发愁,充分享受科研的乐趣。
周忠和希望科学评价能回归科学共同体,逐步摆脱行政化约束,也希望社会能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意义有更多认识,不要过于急功近利,让科研人员受到应有的信任与尊严,觉得做基础研究是体面的、骄傲的工作。
□**观点
诺奖在传播中被放大可能会歪曲计划宗旨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王扬宗昨天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万人计划”作为一个**计划,如果没有一定的具体目标,很可能在执行过程中落空、变形,因此冲击诺贝尔奖也可能作为一个目标提出来,但不会仅限于此,而是着眼于国内人才质量与国际上的差距,通过计划培养***人才。但这部分在传播中被放大,可能会歪曲这个计划的宗旨。
王扬宗指出,“万人计划”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政策渠道,能够支持的范围有限,国家应当通过制度化的渠道来稳定支持基础研究,“不能觉得某些人有希望了就去支持,瞄准诺贝尔奖,这样很可能瞄不准”。
他认为,不能把获奖做成一个政绩工程,对一个大国来说,即使获个别诺贝尔奖,对科技发展的意义也有限,因为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提升有更全面的指标,非一两个诺贝尔奖就能涵盖。而很多杰出的科研成果都是不太起眼的人在还年轻的时候做出来的。
京华时报记者商西京华时报制图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