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放学高峰期学校周边交通拥堵的情况,海口部分小学推行分时段放学的办法,然而,放学时间提前又导致很多家长无法及时到校接孩子回家。学生放学了,家长却还没来,这些孩子会在哪里度过“放学空窗期”?他们的安全又该如何**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建筑工地成孩子临时“游乐场”。(南海网实习生李梦瑶摄)
建筑工地成孩子临时“游乐场”。(南海网实习生李梦瑶摄)
建筑工地成孩子临时“游乐场”。(南海网实习生李梦瑶摄)
年轻父母成“迟到”主力军
4日下午4时,琼山二小的校门口已聚集了近百名家长。但记者注意到,这些家长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面孔并不多见。
“他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哪有时间来接孩子啊!”孙阿婆告诉记者,她平时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自告奋勇”每天接送孙子上下学。旁边一位大爷也表示每天都会提前来等孩子放学,“我就怕来迟了,孩子一个人到处乱跑,太危险了。”
4点10分左右,该校低年级学生陆续走出校门,等候多时的家长们接到自家的孩子便陆续离开。不一会儿,等在门口的,便由等孩子的家长换成了等家长的孩子。
“妈妈她现在还在上班,要过一会儿才能来接我。”一名一年级的小女孩告诉记者,她每天放学后,都要在校门口等候半个多小时才能等到妈妈。旁边的另一位小女孩也告诉记者,她同样在等候还未下班的妈妈来接她,“我爸爸在三亚上班,我爷爷奶奶身体不好,他们都不能来接我,我只能让我妈妈来接我了。”
建筑工地成孩子临时“游乐场”
记者注意到,这些没人接的孩子放学后,分散到校园内外的各个角落里。在琼山二小靠近校门的两棵大树下,堆满了五颜六色的书包,这些孩子有的趴在地上,认真地写着作业,有的和小伙伴跳起了橡皮筋,有的则安静地坐在一旁。
一些耐不住性子的孩子则跑出了学校,游荡在校门旁的零食摊间,左看看,右看看,打发着时间。一个胖胖的小男孩手里拿着饮料,嘴里叼着烤肠,“我在等我爸爸来接我,但等得我好无聊啊,就买点东西吃啦。”小男孩用力咬了一口手里的烤肠,乐呵呵地说道。
在该校右侧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同样聚集了不少孩子。记者注意到,这处建筑工地正在施工,工地周边却没有设置任何防护遮挡措施。放了学的孩子们踩着满地的碎石,互相追赶,俨然把这处工地当成了临时“游乐场”。几名小女孩正围在工地中间的一个沙堆“建房子”,旁边两个小男孩则调皮地抓起一把沙,扔向对方,他们的头上、衣服上落满了沙粒。
工地旁的一个高台上也放了不少书包。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孩子直接爬上了距地三、四米高的栏杆上玩耍,**没有意识到危险。此外,记者还发现,学校旁边云露里巷几家小卖铺前的几台游戏机,也吸引了不少孩子。
“放学空窗期”孩子何去何从?
针对部分孩子放学后,家长不能及时来接的问题,记者找到了该校分管德育工作的陈副校长。他表示,学校要求老师在放学时,将学生护送到校门口,有家长接的孩子则被接走,家长不能及时来接的孩子则被要求留在校园内的空地上等候,“我们也安排了两名校警和值班**负责照看这些孩子,尽量不让他们跑出去。”
留在校内的孩子的安全固然有了**,但毕竟放学后,学校不能强制要求学生留在校内,所以仍有不少孩子游荡在校外,而对于这些孩子的安全,又该如何**呢?对此,不少热心市民纷纷支招。
“我听说南京有小学推行了‘弹性放学制’,老师义务给那些家长不能来接的孩子提供服务,我觉得这个做法很好啊。”市民张先生提出。但对此,陈副校长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我们的老师在放学后,还有教研活动、备课等一系列任务,回家后可能一直要忙到七八点钟,如果再延迟他们的下班时间,也不现实。”
对此,市民朱先生表示认同,他觉得,牺牲老师的休息时间义务照管孩子的做法对老师“有点不太公平”,“其实,一个小区内如果有多名学生就读同一所学校时,家长们可以轮班接送,每个家长每个星期只需抽出**的时间,就可解决孩子无人来接的问题。”
市民许**则认为,学校或学校附近的公共社区,可以在放学时段开放图书室、体育场等场所,让孩子有地方可以阅读和玩耍,“每天放学后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家长来接,别说是孩子了,就连我也会觉得无聊,只要孩子们有了可以玩耍和休息的好去处,就不怕他们放学后到处跑了。”
此外,记者也了解到,为解决“放学空窗期”孩子无人照管的现象,不少地方也采取了各种措施。
从2005年开始,武汉青山区在105个社区建立起社区“四点半学校”,开展一系列富有实效和吸引力的活动,由具有一技之长的居民来当孩子们的临时兴趣老师,为孩子们进行**象棋、乒乓球、书法、绘画及英语五门兴趣课辅导。
上海教育主管部门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放学后的安置问题,联合不少社区街道,以**购买服务、慈善公益等形式,为孩子们提供了部分安置场所,如社区图书馆、运动场馆、游戏托管点等。而在不少地方,许多学校也正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等方式,积极应对孩子们的“放学空窗期”。
附:
南海网教育频道已启动“教育随手拍”主题征图活动,用图片展播的形式,直击海南教育行业存在的正面能量和反面现象,直面教育问题讨论热点。
关爱孩子、关心教育发展的途径有很多种,除了无休止的指责批判外,我们或许更应该做的是守望、弘扬、呵护和真正的关注。也许,从这一个个微小的教育随手拍下的图片中,能瞥见我们一直以来争执思索的答案。
就让我们一起用镜头记录下身边的点滴吧!随手定“焦”出*真实的图片,并将图片和图片说明,发到本网教育频道公共邮箱10881063@qq.com,或腾讯微博@南海网教育人才,也可以通过添加南海网教育频道**(zdn887588)提供给我们,我们愿将您随手定“焦”的美好场景传递得更远,与您一同见证海南教育中的正能量,更愿意同您一起围观海南教育中存在的“病症”并给予直观监督。同时,广大网友有教育方面话题,需要探讨可直接致电本网教育频道专线13005026806共同交流。
我们相信,*平常的定“焦”才是*真实的写照。让我们一起互动,共同关注,加强监督,促进海南教育事业完善和发展!(南海网记者赵大能税博实习生李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