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号召“拍卖愿望” 已助2000贫困儿童圆梦

2014-05-08来源 : 互联网

原标题:大学生号召“拍卖愿望”已助2000贫困儿童圆梦

“我们用微薄之力为贫困留守儿童实现愿望。”丁岩是西北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自2013年他发起“爱·尚”微公益活动以来,已帮助近2000个贫困儿童实现心愿。

丁岩自小渴望过生日能有生日蛋糕,然而这个心愿直到2011年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才实现。于是,他“突发奇想”号召身边的人参与“拍卖愿望”—到农村收集贫困儿童心愿,然后在校园里募捐并通过微博拍卖物品筹得资金,把礼物送到孩子手里。

丁岩*难忘的是甘肃岷县灾区一个女孩的愿望是得到一把直尺。“那么简单的心愿,让人心疼。”丁岩说,自己想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积少成多,号召更多人投入到公益事业,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雷锋精神,这个词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停滞在岁月里,而是随着时代发展有了新的内涵。”4日,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杂志社编辑杨文德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将公益融入生活,建立公益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活中处处是公益,这就是新时代“雷锋精神”。

甘肃兰州,中国西北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自2012年策划推出“凡人善举,和你一起”活动,让普通的面孔因为“小善”进入人们视野。城市内各类媒体、户外大屏循环播放“好人墙”和主题宣传片,让“发现好人”成为这座城市的公益模式。

身为两个残疾儿童的母亲,20余年未放弃的张静霞;建立民间图书馆,服务市民的老人刘易;勇救落水儿童的杨飞……“90后”女孩张文静说,这些平凡的人唤起了她心底的“柔情”,学习雷锋现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记者连日走访发现,在城市的精品店、礼品店里,印着雷锋头像的文化衫、搪瓷杯被年轻人追捧,书包上的一句“为人民服务”更成为时尚LOGO。店主陈苏睿说,雷锋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正被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和学习着。

兰州大学***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倪国良说,一个个“小善”正积聚着城市的“厚德”。“凡人善举”唤醒了人们向善的力量,更激励着普通市民去践行“勿以善小而不为”,争当平凡**的道德善举。

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丽宁对新时代“雷锋精神”有自己的看法,她说,在我们身边,从来都不缺乏好人好事,事实上,平凡的具有感染力的人和事,更能打动人,更能传递社会正能量。这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长期沉淀的“井喷效应”。(完)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