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高考将治愈我们的状元强迫症

2014-05-23来源 : 互联网

本报特约评论员姜泓冰

随着考试模式的分离,整个社会会逐渐*愈沉疴已久的“状元强迫症”,懂得尊重生命的个体差异和社会的多元需求,让中高职业教育也成为创新型、操作性人才的尖子班。

有关高考[微博]的改革消息不断从上层传出来,让面临高考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微博]更多惶惑不安、焦虑、担忧,因为多半看不清,每一个政策变动,将对自己的命运带来怎样的奥妙影响和变动。

不过,很少有哪项高考改革,会像将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选拔分开、实行两种模式高考的消息这样,能让人心平气和地接受。连**们都说,在各项高考制度改革中,职业院校分类招考阻力*小,更容易进行。

悲观些看待这种“容易”,恐怕是因为与一类大学招生相比,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招生改革关注度不高。这样的忽视,正是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长期轻视、缺少深入思考的体现。

乐观地说,一个社会的改革,往往都是从*薄弱的环节开始兴起、也*有可能在不受重视的环节上*先获得成功。回顾一下高考招生改革进程,会发现,国家层面设计的高考录取模式改革原是从“高大上”的几所知名一本高校开始试点的,在此之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职高考才悄悄向自主招生伸出触角。但论起进展,则一本高校的自主招生,历经十年,趑趄进退,至今,不论是范围还是尺度、选拔方式,并无更新突破;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却轻舟已过万重山,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只凭学校**和高中水平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加上各样自设的不同面试、笔试科目,已有许多学生能够进入喜欢也适合的院校读书。

一个面向基础教育的人才选拔考试,如果每年考试的结果,都有过半考生成绩没有达到及格线,甚至低到令人羞愧和备受打击,也许我们本来就该质疑,这样考试的合理性,它在区分人类高下的同时,是否也在证明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失败?——在不分类的情况下,我们的高考正是如此。很多年份,按照三类、甚至二类本科招生设定的录取分数线平均到各个科目,多半都在及格线以下。只是因为忙着仰望学霸、追逐状元,我们很少去想,那样为了增加区分度而让一众学生分数低到尘埃里的做法,会对他们的尊严与自信产生怎样的打击与影响,更有无必要。内心深处,我们甚至会将这沉默的多数当成被不断提速的教育列车甩下的二三流货色,只能无奈地退而求其次。

也许,他们需要的,只是有机会选择另一种考试与学习方式,同样是“择优录取”,在另一种序列里,他们会是“好学生”,是*值得期待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考定**”的设计,原是为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分类考试、自主招生,应该被看作在更高层面兼顾公平与人才培养效益的追求与选择。需要关注的只是,在另辟蹊径的时候,别忘了公开、透明与监督,保住公平的底线。

更值得期待的是,随着考试模式的分离,整个社会会逐渐*愈沉疴已久的“状元强迫症”,懂得尊重生命的个体差异和社会的多元需求,让中高职业教育**做人才筛选的“失败者集中营”,而是创新型、操作性人才的尖子班。惟有如此,“中国制造”才有振兴的一天,创新型国家也才能落到实处。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