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密涅瓦大学学生在交流“未来的教育”一直是我们畅想的话题,很多人对此会给出充满未来感、甚至带有科幻色彩的答案。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翻转式学习:21世纪学习的革命》和《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并举行了“****的‘密涅瓦’——李一格游学分享会”,李一格作为美国密涅瓦大学(MinervaSchoolsatKGI))创始班学生和密涅瓦大学亚洲区负责人KennRoss(中文名罗凯)一起**密涅瓦模式,并与***-“移动学习”联合实验室MOOC研究中心主任王涛及现场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在思维碰撞中,以密涅瓦为代表的未来教育的雏形,以及未来教育一种可能的模样开始逐渐清晰起来。用**的思维方式理解世界罗凯称,密涅瓦大学是由美国一批杰出教育家,包括前哈佛校长和前沃顿校长等共**办的一所世界性大学,也是他们对理想大学教育重新思考的结果。
这所学校不设固定校园,实行“游读”制,四年内要读遍世界七大城市(旧金山、孟买、香港等),学习当地语言,在当地社交。“**化”是密涅瓦大学**个关键词,他们认为要了解世界,所以要体验世界。同时,密涅瓦大学从理念和技术上尝试将目前开发出来的*新成果运用到教学中,用技术来优化课堂,但不是为了酷而酷!实行网络化小班学习,以研讨会的形式,每次课堂班额二十多人,并有一位教授与学生进行即时交流。目的是变成一个实时的在线教育平台,**一个更***的课堂。学校注重思维模式和习惯的培养,在教会学生“软”思考的同时再引入“硬”知识,并且一定程度上更加注重前者。
“我以前一直在传统大学里读书,先后毕业于美国MiddleburyCollege(明德学院)、JohnsHopkins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哈佛商学院等,也算是体制内的人。”罗凯说,相比之下,密涅瓦大学的课程从模式和内容上都有异于传统:不提供新生入门课程,学生在入学前需要进行大量的自学,真正的课程要求会直接从传统大学的大三级别开始。新生在**年将接受四门严格的课程,包括“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综合系统分析”以及“多元模式交流能力”。在**年结束之后,学生将会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尝试不同领域的课程,并*终确定一个主攻方向。到第二年初始,学生要运用之前所学建立自己的研究项目。在学生毕业之后,该校还将为学生实行**的职业生涯指导。
“传统的美国**大学大多是美国学生,主要为本国人提供教育。密涅瓦也是一所美国大学,但希望让更多的****学生来这里学习,是为**学生办的学校,而且费用仅为一万美元。”在谈到密涅瓦大学的录取标准时,罗凯介绍,录取率不高,会参考高中成绩,但不接受SAT、ACT和文书,也不问性别、国籍、父母做什么工作等,学生只需提交申请表格,然后参加测试等,“与传统*大的不同就是不考课本知识,而是考思维,你无法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