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学期制,你知道吗?从今年9月开始,该校的学生将步入三学期的教学运行周期,在传统的春秋学期之外,增加夏季学期。在传统的观念里,一个学年通常由两个学期组成,这种两学期的教学模式,伴随着大多数人的学业生涯。近年来,高校三学期制陆续在一些高校实行。那么你怎样评价高校三学期制呢?
高校三学期制的具体实施方案:
《中国政法大学三学期制改革实施方案》表明,从今年秋季开始正式实行的三学期制,由秋季、春季、夏季三个学期构成,秋季学期于9月5日开学,2017年1月7日放寒假,学期为18周;春季学期于2017年2月27日开学,2017年7月3日考试,为期18周,考试结束后直接进入夏季学期,为期4周,2017年7月29日放暑假。
总体来说,全年的教学周次总数是不变的,但秋季、春季学期教学周次安排,则从原来的20周缩短为18周,剩下的4周作为夏季学期的教学周。
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卢春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夏季学期里,更鼓励各教学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实习教学活动,排课形式也会灵活多样,可以多天连排,也可以多课时连排、线上线下连排进行混合式教学等。“学生有自主选课权,但不建议他们选太多,*好选择1至2门课。”卢春龙说,夏季学期基本都是选修课,考试形式更灵活,不需要闭卷考试,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来决定。
此前,中国政法大学一直在实行两学期制,卢春龙认为,这种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的长学期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课程学时多、自主时间少,被教师拉着走,可选择的跨学科专业课程微乎其微。”
而对教师而言,授课时间过长、课程节奏慢,很难有整块的时间从事教学研究、进修或集中进行科研工作,不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教学能力提升和学术交流。卢春龙说,相对而言,学生在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三学期制可以更自主地安排课业学习的时间,教师也可以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延展自主研究空间。
卢春龙表示,他们也考虑到三学期在实施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问题。“*先就是规范化运行与不饱和运行的平衡问题。”他说,夏季学期开课数量与选课人数约为春秋季学期的三分之一,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
另 外,三学期改革将会改变教职工的工作惯性,尽管全年教学周次总数不变,但是增加了两个暑期工作周,“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夏季需要上班,要克服天气 炎热、春夏季学期连续作战的困难。”卢春龙说,还存在培养方案修订、教与学的方式、教学组织管理等问题,“总之,还是需要持续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措施为 三学期制的推行提供**。”
【高校三学期制】正方学生:可缓解长学期压力
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曾在大二和大三参加了暑期学校,即北大版本的“三学期”。他认为,三学期的安排,为他增加了一个打发暑期时间的选择,“刷刷课、和老师同学一起做做课程实践,也挺好的。”
“有些同学毕业学分不容易凑满,比如我这种转过院系的,参加暑期学校很有帮助,可以借此凑一些不够的学分,同时也能缓解正常学期的压力。”更主要的是,如果学生对其他院系某些课有兴趣,就可以在暑期学期选择,不用特别担心跨了专业之后选课绩点上太吃亏。
【高校三学期制】反方学生:缺乏消化练习的空间
但是也有学生认为,夏季学期其实和正常学期差异很大,“夏季学期时间只有4周半,*多也就能选一两门课,带给我的作用其实没有多大。”
这名学生说,一门课程如果在正常学期上,消化和练习的时间空间都比较充分,但夏季学期是今天上完明天继续上,“知识都堆在一起,没有消化和练习的空间。”
1985年以前,我国高校基本都是每学年两个学期的设置,这对加强基础、强化专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课程设置、学生选课等方面也缺乏弹性。
为此,国内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学期调整,三学期制以其特有的制度优势而受到青睐。记者查询得知,目前在全国39所“985”高校中,有17所采用了三学期制,而在北京的8所“985”高校中,其中6所都设有夏季学期或暑期学期。
2002年9月,北京大学开始实行三学期制,之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浙江大学等也陆续制定实施方案。但各高校并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都是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实施,有的是作为学生可自由选择的“小学期”,有的称为暑期学校,有的则像中国政法大学一样,把夏季学期作为教学运行周期的一个必须环节。
北大实行的三学期,是秋季、春季及暑期学校的模式,暑期学校的时间安排在7月初至9月中旬,为期两个半月。记者了解到,北大暑期学校的课堂教学相对比较集中,从早上8点开始至晚上9点,**会开设12节课,为此,校方建议学生,为**学习质量,不宜多选课,还将校内学生每人选课上限设置为4学分。
在实行三学期制的高校里,中山大学显得有些特殊—今年开始,取消推行了6年的三学期制,重新进行两学期制。
校方表示,三学期制已经完成了学校在特定发展阶段所承担的作用,目前重新实行两学期制,是因为学校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是遵循师生反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