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考生来说,备考期间,熟悉解题思路非常重要。接下来小编带你看:行测语句衔接解题思路。
行测中的语句衔接类题目其实就是一段文字挖掉一个空,让填入句子。这种题目本质上来讲是跟逻辑填空一样的,但是逻辑填空填的是词语,而语句衔接填入句子。相对于逻辑填空来说,语句衔接题更简单一点,因为并不需要进行词语辨析,只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对行测语句衔接题的核心思路进行分析。
行测:语句衔接解题的核心思路是什么?
(1) 分析材料,明确中心
(2) 观察句位,判断作用
(3) 分析选项,衔接一致
第一步“分析材料,明确中心”跟片段阅读的方法是一致的,看完文段之后要明白文段的核心话题是什么,话题围绕的焦点是什么。
第二步“观察句位,判断作用”就是根据空的位置来判断其作用。一般来说设空的位置(句位)一般有段首、段中、段末三种,如果空设置在段首,那么所要填的句子一般是观点句或者是引出话题的句子;如果空设置在段中,那么要填的句子一般是一个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空格设置在段末,那么要填的句子一般是起到一个收束全文,进行总结的作用。所以可以根据空格所在的位置判断空格句子的作用,然后分析选项。
例: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品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响。实际上, ,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依据是:
A.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
B.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
C.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D.每一篇散文都是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的融合
【中公解析】从题目可以看出,空格所在位置是文段中间,那么我们可以判断句子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启下,第一句的意思是作品勾画作者的影像,后面一句提到作者的形象,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有提到作者形象的问题,所以中间承上启下的句子也应该关于作者形象,可知答案选D。当然这个题也可以通过后面的一句直接得到答案,因为“作者形象”这一词语之前没有提出来,最后一句直接阐述,前面一句应该首先提出这一概念。
第三步“分析选项,衔接一致”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话题一致,也就是陈述对象一致;二是思路一致,如果文段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事理、逻辑顺序讲解,那么空格处要严格按照文段的相应顺序来选择;三是色彩一致,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等;四是句式一致(多用于排比等文段)。这些原则中,最为重要的是话题一致,做题时尤为重要。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语句衔接类题目就是要在大体把握文段意思的基础上,看空格所在的位置,根据位置判断作用,然后根据以上四个原则进行选项分析。
行测:语句衔接解题的核心思路是什么?相信你已经从以上的内容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