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常考重要著作(二)

2012-09-21来源 : 互联网

对于文艺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是名词解释的常考点,所以我们平时对于重要著作中的核心观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文学理念等方面的知识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正确地做出解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著作。

《审美教育书简》:又译《美育书简》,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成为了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部纲领性的文件,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作者鉴于他所处的时代“上层腐朽,下层粗野”的状况,认为当时的人是不完整的**的人。这种**的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即形式冲动和理性冲动。前者的对象是生活,它占有、享受,被官能所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自然人;后者的对象是形象,它要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是理性人。但二者各有强制性,不能直接结合,故要是二者结合,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要有一座桥梁,这便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使人**健康、赋予人美的心灵、充当人性的教师,它尤其能唤起人身上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这种冲动是自由的同义语,它使得感性与理性、物质与形式等对立都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人的**状态。

《文艺心理学》:是**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美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作,系统地介绍了以往的文艺心理研究现状,是我国现代较早较系统的美学专著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开山之作。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完成了《文艺心理学》一书,标志着中国现代形式的文艺心理学的形成。全书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外国现代美学理论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相结合,论述了美感经验、文艺与道德等诸多问题,同时对西方一些主要美学流派进行了介绍。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由台中**书局于1966年*次刊行,以后改由台北学生书局出版,几十年间不断再版重印,影响深远。主要内容:是对中国艺术史上以庄子为线索的一脉艺术精神的溯源与讨论。这一脉艺术精神的主体,正是徐氏由庄子哲学中所导出的虚境之心,而它所呈现的艺术特色,则是在与物感通、主客合一的境界中,寻求精神的自由与慰藉。全书共计十章,前两章分别论述儒家孔子与道家庄子各自所代表的艺术精神,其余八章均为论述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整部著作以第二章为纲,重在探讨庄子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精神”,将庄子诠释为中国艺术精神主体的发现者,并将庄子哲学解释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滥觞,是本书全部理论的基础,结论为中国绘画艺术实由庄学一路开导而出,给读者以颇多启示。

在平常的学习中,*好能够自己去通读一遍那些重要的著作,这样才能更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才能够结合作品组织出自己的语言或者给出自己的*特见解。

文艺美学常考重要著作(一)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