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思考:大学生如何与就业接轨

2012-10-09来源 : 互联网

随着高校“扩招”的热潮,如今大学生毕业人数一直持续增长,而市场的人才需求却日趋缓慢。大学生从莘莘学子到天之骄子,再从天之骄子到芸芸众生,淹没在人海之中,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这似乎意味人力市场的供过于求,大学生真的过剩了吗?那么,怎样才能让大学生们的校园生活与职场无缝对接,在求职前就能够掌握一定的职场信息及专业技能,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小编带着疑问跟大家探讨一下。*先,我们了解一下如今大学生的社会现状。中国大学生生活总体处于“混”的状态,位于象牙塔专业理念学习与残酷社会竞争现实的边缘状况,客观上形成大部分大学生专业不精,好高骛远,人伦、价值观、人生观、事业观、爱情观、自我认知、定位等相对培训严重缺位;另外,公司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规划、沟通技巧、升职提升的心理建设辅导等整体上也严重缺失。

很多的毕业生经过了4年**无虑的大学生活,9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毕业后参加工作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很少有人会真正想过职场是怎么样子,即将面对的环境将会如何。不少大学生在入职初期因为对职场存有一定的新鲜感尚能坚持一段时间,可一旦这个蜜月期度过后,接踵而至的盲目试错与跳槽于是一一上演。

*近出炉的一项大学毕业生跳槽调查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分别为:“211”院校22%,非“211”本科院校33%,高职高专院校45%.“离职类型”分为主动离职、被雇主解职、两者均有(离职两次以上可能会出现)三类情形。其中主动离职的占到了88%.相当部分毕业生离职原因是认为“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很多的毕业生都没有耐心和恒心去坚持一份工作,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求职心态是不利于自己的前途发展的。

作为一名刚刚走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应该明确求职目标,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等自身优势去求职。在大学的前三年,就应该积极争取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假期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积极与企业、社会对接,增加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有了初步的职业定位后,在学习准备阶段就要围绕定位来确定专业、选修课及自学课程。这两年里除了尽可能多地吸收专业知识外,还可以参加一些商业课程及相关从业资格证书的准备。很多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越早确立职业定位和开展生涯规划,越有利于就业。在职场中快速获得成功的,往往是在大学期间就提前做好规划、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的人。他们不仅注重自己在个性化知识结构方面的培养,同时也懂得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加强人脉关系的拓展与维护,大大地提升了就业能力,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适应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已经有很多的大学生依然在茫然中漂游于社会,对未来没有明晰的打算和计划,得过且过,其实大学生*先要端正好自己的态度,从心态上就要做好从校园到职场转换的准备,同时,可以借助社会的一些力量来增强自己的素质,完成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和提升。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