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笔试申论指导:考场三大技巧一

2012-10-24来源 : 互联网

一、时间分配与控制

申论考试从层级和规模上讲,分国考和地方考试,而国考对于所有地方考试具有纲领性作用,国考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考查模式,各地省考、较大市的单考以及事业单位招考都在题型和规范上对于国考有不同程度的追随,只是在时间和阅读量上略有不同,规律相同。

国考申论的给定时限时间为150分钟,给定参考阅读时限为40分钟。有过公考经验的同学可能深有感触,申论的作答时间也是比较紧张的,这40分钟是一个上限,属于一种机械划分,也即读完40分钟**回读材料而是直接作答后文的题目,110分钟的时间是刚好的。但事实上考生在考场上都会不断的回读材料,去找寻材料中的信息点满足作答要求,总体计算起来很多考生的阅读时间都在一小时以上,这便容易导致申论作答时间紧张的问题了。

我们建议各位考生根据自身特点,对与作答时限有比较好的把握。阅读时限控制在25-30分钟,*后一题的写作留足50分钟左右的时间,其余时间分配给小题,根据篇幅各有侧重。因此,上考场前必须要带一块手表,当然某些同学出于行测技巧的考虑带两块手表也是可以的。

考场上不允许提前交卷,这在准考证上都已经写的很清楚了,因此各位考生不必为了追求速度而放弃质量,如果说行测的个别题目由于较难可以放弃,申论的作答过快反而会影响答题质量和审题效果。这是时间分配方面的系统安排。

当然,考生经常会出现时间分配上不妥的情况,也就是说时间安排会出现混乱,这种情况下怎么应对呢?

如果阅读的时间过快,必然会遗漏一些信息点,建议在作答后文题目的时候对**文段和材料进行二次阅读,尤其是要对关键信息点进行一定的语言和逻辑加工;如果阅读时间过慢,要么是因为对所考主题没有理解,要么是分析过于细腻,这种情况下都要以争取时间为主,后文作答时严格控制每道题的答题时限,根据要求的作答篇幅进行一定的微调,发现要写的内容过多,多半是整合不够造成的,也即同类问题罗列了很多但没有系统整合,这时候要有所取舍。

在写作时,如果时间比较紧张是考生比较头痛的问题,经过我们的多次考场测试,25-30分钟的时间也是可以完成考场作文的,但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讲这个时间不能完成。一般考生容易在一些节点上浪费时间,主要是这么几点:

其一,标题。对于自拟题目的作文,很多考生为了追求题目的**而浪费很多时间思考,这是不必要的。不论从分值还是从区分度来讲,题目做到点题、规范、醒目就可以了,题目多采用动宾搭配的形式,务必做到与文章所讲内容的统一,不能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比如2009年国考是自拟题目的,便有很多拟题方式,副**以上就可采用“改革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地市以下考生就可采用“调整结构 加快创新 推动新型工业化”或“科学规划 正确引导 实现农业新飞跃”。因此,标题要尽可能切题和点题,多采用动宾搭配的形式,可长可短。

其二,开篇与结尾。开篇是话题的引起,结尾时文章的收束总结,都是阅卷的**,考生囿于写作功底和对申论的熟悉程度,写作起来一般会比较困难,建议在临考前几天**训练各个段落*尾句及文章*尾段,不必拘泥于范式,但可对精彩的句式进行适度的模仿训练,比如储备一部分常考话题的**人名言,或古语格言等,都是有帮助的,这也比较容易使文章显得很精彩,因为精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习惯。

其三,观点及论证。时间不够用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同学写作之前没有“胸有成竹”的准备,基本是一种“挤牙膏”式的写作,这是由于缺乏文章逻辑思路和没有找出信息点的缘故,考前也要注重这种思路的整理,可以用问句测试自己对问题的了解,比如“民生问题有什么?教育问题主要是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然后呢?”,这样一种自问自答式的推理可以帮助自己理清写作思路。

公务员笔试申论指导:考场三大技巧二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