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功利化”(二)

2012-11-02来源 : 互联网

而且,当前一些大学过度注重知识传授和专业教育,轻视人的根本德性培养,在办学行为上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部分教师心态功利、浮躁,不能“身正为范”,甚至给学生作了不好的**,这些都导致学生产生功利化的心态。现在的毕业生都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能否成功就业,个人能力很重要,但是也受大环境影响。

我们应该怎么做?高校的专业设置应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自身学科发展的需要进行主动调整,而不是以就业率为标准进行被动调整。国家政策应该对综合类院校、专业院校、高职院校等进行细分。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高校,应该面向社会需求,紧紧抓住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就业率的考核可以防止学校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同时结合用人单位需求灵活进行专业培养方向的调整。

**要赋权于大学,还需充分利用其拥有的权力与调动资源、整合信息的能力,为大学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与环境,给大学以政策和财政支持并适度引导,而不是主导或控制大学的发展。 

“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此语可谓道出大学之本质。大学的根本职责是追求真理,培养人才。大学教育应该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教给学生广泛适用的技术、宽广的志趣视野,这些对任何职业都有持久价值;其次是大学应培养专业智慧,毕业生就业压力要求学校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培养,高校应该是思想的殿堂,不能仅仅停留在实用层面。专业智慧训练是**性思维的基础;再次,大学还应帮助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和批判性知识;另外,大学还应教给学生一种**的学习精神:如获取知识的持续兴趣和持续学习的意愿、方法和创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思维培养。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认清楚社会变成这样必有它的原因,功利化与阶级化都是不可避免的,不必为这些事耿耿于怀,因为才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没有能力去左右这些事,被迫的功利化阶级化也在所难免。而大学生走入这个社会的时候不能太激进,因为我们刚刚踏足这个社会,对社会并不了解,我们必须在了解了游戏规则之后才能更好的去进行抗争。不管社会的大环境如何,要出去大学的“功利化”,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应抱定自己的理想去奋斗,等有朝一日,自己有能力决定的时候再去考虑是随波逐流还是与其斗争。身为爱国的一代,去努力让社会变好是我们的责任,但是,一毕业就蛮干很容易被坏人利用,反而害国害民。大学生初出社会要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让自己的眼光变得广阔,让自己的本领变大,变强,这样我们能对社会做的贡献才会真正的有意义。

在高等教育对社会依赖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更需珍惜大学的“象牙塔”精神,坚守这一精神圣地,唯有如此,大学才能回归真本。

 如何看待大学“功利化”(一)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