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铁饭碗”情结

2012-11-12来源 : 互联网

“铁饭碗”人们通常将其意延伸,指一个好的单位或部门,工作稳定,收入**。长期以来,“铁饭碗”一直为人们所羡慕和追求,若捧得此碗,从此便可衣食**,生活幸福。这个词,原本出自改革开放之初。当时的企业以国有成分为主,那时的饭碗常常是“端起来就放不下”,而且“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自古以来,好像中国人都有着很浓厚的“铁饭碗”情结,事业单位、编制、公务员等,只要一提起这个字眼我们的联想就会情不自禁指向另外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字眼——铁饭碗。铁饭碗上面镌刻着“收入稳定”、“高福利”、“待遇优厚”等等一系列关键词,它映照出持有者幸福的脸庞和旁观者或艳羡或气愤的目光。

“毕业时,看不起那帮考公务员的同学,但是这么多年在社会打拼,让我明白稳定而且长期有**的生活,才是我需要的。”一网友年薪已达15万元,但还是参加了当地今年的公务员考试。据小编了解到,我国目前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其中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相加,占总人数的3/4,教育系统人员即达到一半左右,另有900万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4000万人。但是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仍然是争破头要参加的人多不胜数。 

前不久小编看到的一条新闻,硕士生正当清洁工,看似不可理解。但是,为了一个“事业编制”,毕业生们争当清洁工也就不难理解了。对于这种编制的改革,早就有了。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从机关食堂既丰盛又有营养的“免费午餐”,到央企的福利分房,到电力部门的抄表工年薪十万,到铁路职工坐*车从西安到深圳只需2元;从过年过节的购物卡,到每年获**财政补贴数千万元的机关幼儿园……而这些福利待遇,不在体制内的人,是享受不到的,体制外的人只能望洋兴叹。由于**的缺失,编制之外的人往往没有归属感,编制就好像是一种保护伞,一种生活中的铁饭碗。

如今,随着就业压力增大、资源向个别行业集中,人们的择业心理时常向某些传统取向回潮。大部分初涉职场的人,满怀向往投入现实时,往往会发现没想的那么简单。很多人对自己现状的抱怨是否来自对其他行业的期盼过高?产生倦怠情绪的职场人,如果能跳出自我,看到其他行当的艰辛,消极情绪会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得到有效缓解。我们要打破的,是企业“铁饭碗”、行业“铁饭碗”和部门“铁饭碗”。换句话说,是打破低效和不公的“铁饭碗”。同时,我们还要建立一个社会公共的“铁饭碗”,即社会**的“铁饭碗”。这个“铁饭碗”,必须是全民的、完整的和公平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