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什么**?唯有切糕!岳阳公安警事在微博发布了一条警情快报:“村民凌某在购买新疆人核桃仁糖果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双方口角导致肢体冲突引发群体殴打事件。事件造成二人轻伤,损坏核桃仁糖果约16万。加损坏的摩托车和受伤人员共计20万。目前@平江公安 天岳派出所将凌某刑事拘留,十六名新疆人员财物得到赔偿并被遣返回疆。”此事引起了网民们的热议,所谓的核桃仁糖果就是传说中的切糕。而近日,北大研究生写防骗指南,教人们怎样防止被切糕贩坑了。
“北大一向是骗子们钟爱的天堂,或许凡是高校皆是如此。大抵是学生比较好骗吧”,人人网上,一则题为《那些北大周围的骗子们――写给新生的防范指南》引发上千网友关注。校门附近充100送100的电话卡、卖切糕的商贩、校门前的人力车夫、管你叫“学生”的讨饭的人等等,都可能存在欺骗行为。此“防骗指南”是依据研二学生小邹6年经历所写,旨在提醒新生注意防范。
帖子称,北大校门附近充100送100的电话卡、各种卖切糕的商贩、校门前的人力车夫、管你叫“学生”的讨饭的人等等,都可能存在欺骗行为。帖子列出9种常见骗术。
就“切糕商贩”一项,帖子描述称,“北大东门晚上出来的各种小商贩只能说是卫生不太好。但是如果遇到卖切糕的,有多远躲多远。他们报价一两一般不会有多少*,但是一刀切下去都会切到底,至少一斤多……而且他们虽然一个人卖但是周围可能会有帮腔的,你不买他们还不让你走。”
昨日,北大研二学生小邹称,“防范指南”是依据他在北大的6年经历所写,发在网上旨在提醒北大新生预防受骗。
多位北大学生对“防范指南”持支持的态度。北京大学**关系学院研究生宋同学称,“防范指南”相当实用,尤其是对外地来京的学生很有帮助,“指南上写的情况很多大学都有,就自己而言,在学校也偶尔会遇到类似现象”。
网友们看了贴之后,纷纷表示受到“启迪”,“有很大帮助”。有网友还说,要是早看到这帖子,估计就没有前日的切糕事件了。网友也表示,类似切糕的事件还有很多,民众需提高警惕,防止受骗,也希望商家要诚信经营,不要因小小误会造成**烦。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