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昔日某外企的高管老爸,一个是仅有小学学历,却被剑桥大学录取的16岁儿子,这个家庭究竟有怎样的**故事?
当过兵,**后**高考的**届大学生,毕业后二年,又被选拔成为我国*批40名公派留美的MBA之一。40岁时,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大中华区总经理。其间,多次辞职回家,变卖房产,专职“家教”,带领两个儿子游学新西兰、加拿大、美国。——他就是“家教牛爸”陈宪生。
陈先生的大儿子**震只陆陆续续在学校上过小学,之后就一直在家接受“家庭教育”。然而,去年,这位仅有小学学历的孩子却被剑桥大学录取了。
“牛爸”的丰富阅历
1954年出生的陈宪生曾就读于太原重型机械学院(现为太原理工大学)。本科毕业后,他被分配至大连重型机器厂。1984年,他又被选拔成为我国*批40名公派留美的MBA之一,1985年,被派往纽约州立大学学习管理。
学完归国后,陈先生换过很多工作,由外企高管到副经理,再到总经理职位,他在一步步向上攀沿。然而,他并没有在至高荣誉的岗位上继续奋斗,而是选择了一种让人不可思议的生活方式。
卖掉房产 辞职教子
在事业的**之时,陈宪生选择了辞职,做儿子的家庭教师。他还卖掉了房产,带着两个儿子开始游学生涯。
1997年,小儿子陈艾黎出生。一年后,陈宪生夫妻决定卖掉新西兰的房产,带着两个儿子开始他们的游学生涯。
“对于抚养孩子的我的岳父母来说,只要孩子不感冒、不冻着、不伤着就是成功,就是胜利。”陈宪生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对的。“我认为,在孩子三岁之前,父母应该不遗余力的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像动物一样的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大自然不仅能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想象力,更能激发他们的**性。”
小学学历的16岁儿子被剑桥录取
陈宪生称,在多次出国游学、回国工作的期间,他的大儿子*后在新西兰读到了小学六年级,而小儿子读到了3年级。“其实孩子们在外国读书时,还是以在家博览群书为主。” “我们给两个孩子买了苏教版的初高中教材,让他们在家自学。”陈宪生的妻子说。
2009年,通过招生广告,**震意外考入“剑桥**高中课程实验班”。高中三年,**震的每门功课都保持在A。2010年,16岁的**震开始申请大学。**震说,当时他申请了十几家学校,*后收到7家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其中,就有剑桥大学录取通知书。“当时一共有30位同学去上海参加剑桥大学的面试,*后只有我被录取了。”言及此,**震依旧骄傲不已。
但由于学费高昂,全职在家“家教”的夫妻俩只能忍痛让儿子放弃剑桥,而让**震去申请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因为对于新西兰国籍的他们来说,学费相对便宜。
关于陈宪生的教育方法,他认为是“放任式”的教育。他称,作为父母平时只负责两个儿子的生活,以及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知识阅历,但在学习上,他们确实帮不上太多的忙。“我们只会给他们买一些教科书和参考书,其他都是放任自流。”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