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没大没小,该怎么办?”这是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因为现在社会上的家庭大多都是*生子女,小孩子似乎都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即使家长没有过分溺爱他们,但他们也会因为长辈的宠爱而自以为是,从而变得骄纵起来。不少家长发现,在家里,孩子总是会没大没小,不尊重长辈,而在公共场所,也会表现得很没礼貌。
为什么孩子总是会没大没小呢?其造成的原因是什么,而家长又该怎么改变孩子的这种行为呢?
其实造成孩子没大没小的原因还是家长的行为。或许有家长说,我一直都教导孩子要有礼貌,怎么会教导他们变得没大没小呢?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不是家长教导的,但是却是从家长身上学到的。由于孩子的思想是不成熟的,他们就像是吸收力无限的海绵,他们都会从周围的人身上通过模仿而学会如何行为和思考。有时候,孩子也不是故意要没大没小,他们也只是单纯地模仿家长的做法罢了。例如孩子可能会直呼家长的名字,那是因为他们看到家长彼此之间这样称呼,便好奇而学着。但在家长眼中就是没大没小的行为了。
由于孩子是比较擅长模仿与学习的,但是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有时便会形成没大没小的行为。这就需要家长耐心的指导和教育了。对于孩子的行为,家长与其责骂孩子,倒不如好好教育一番,化危机为机遇。
家长平时应该要多注意,做到以身作则,文明**。由于家长是孩子从小的老师,应当言传身教。如果家长自己本身都作不好,怎么能够教导孩子不要那样的行为。通常孩子都是会有样学样的,所以家长应当先做好自己。其次要提前教导孩子。比如说不可对长辈无礼,不能直呼其名,去到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之类的。都应当提前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能够注意到自己的举止。而当真正出现了孩子没大没小的行为,家长应当及时给孩子指出来,而不是责骂。许多家长一旦看到孩子没大没小,就马上大声斥责。其实这样的做法并非是*好的解决之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诉孩子这是不对的,以后不能出现这种行为。当然,教育的**是教导孩子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这么做的原因。要让孩子能够真正地理解这种行为的不合宜之处。同时家长也要注意不要太严厉地批评孩子,以免伤到孩子的自尊心。而在孩子理解家长的意思之后,可以为孩子制造一些适当的机会和情景,让其再次经历一番,有助于孩子将大人教给的“道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
实际上,好孩子是教出来的,但好家长也是需要学出来的。育儿培训,没有孩子能够永不犯错,而家长应当做好孩子犯错的准备,与孩子一起在错误中学习,在错误**同成长。用心去理解孩子,爱孩子,是一个*好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