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读,考出个好成绩固然重要,但拿着这个成绩选择一所怎样的大学,更决定了考生们的人生轨迹。填报志愿,是考生和家长必过的另一次“大考”。分数是“死”的,可是志愿是“活”的。正在准备高考的您,也有必要做足“功课”。
刚刚做完毕业论文答辩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四学生小柏坦言,自己报志愿的时候,是“看着哪个专业顺眼一点就填了哪个”,这样草率的报志愿态度至今让他后悔不已。
当初填报专业时,根本不知道新闻、传播都是学什么的,也不知道广告学究竟学什么。4年时间,“我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广告学,我没艺术天分,也没灵感,对创意更一窍不通,我更适合去学工科。”但当他意识到这一切时,已经大三了。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正是给我们高三考生*好的提醒,填报志愿一定要谨慎。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将个人兴趣特长与社会发展形势相结合,千万不要糊里糊涂就填报,不然不仅仅学无所成,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科倍感压力,还可能后悔一辈子。
考生在填报每一批次平行志愿的时候,要在分数上从高到低拉开梯度,把*心仪的院校或分数要求较高的院校往前放。所填报的**个学校要比实力适当高些,即“冲一冲”;第二个学校要与实力相当,即“稳一稳”;下一个学校要比实力低些,即“保一保”;*后一个学校要比现有实力低较多,即“垫一垫”。这样由上而下,以保在该批次不落榜。
应*先分析目前短缺的人才在四年后的情况,以及该专业在四年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其次是分析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兴趣,将个人兴趣、个人能力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既不要盲目追求名校和热门专业,也不能只顾个人兴趣,一定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不要因为功利因素而轻易放弃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理想,而是应该二者兼顾,合理平衡,争取*佳选择。
针对家长和学生对热门专业的追逐,我们应该理性对待,所谓的好专业、好行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跟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息息相关。今日的“热门”,过两年也许就不那么热,甚至变成了“冷门”。就业的难易取决于人才的供需比例,一味追求热门、高薪,逼迫自己痛苦地学习不喜欢的专业,万一四年后毕业时,这个专业的就业境遇恰恰相反,那该多么遗憾!另一方面,现在大学经常根据社会需要来打造专业名称,以为这就是对口,但其实学校的特色和专业情况很模糊。鼓励学生还是尽可能考虑专业兴趣,因为这个有助于你在大学学习,当然在大学里面学习,专业是学习很重要的方面,还有很多你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后小编建议:
知彼:**渠道掌握信息
考生所在地的教育考试院官网,拟报考院校的官网,拟报考院校的本科招生网,还要及时了解拟报考院校的招生政策和招生简章。
知己:专业选择着眼长远
在选择专业时,考生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职业倾向,考虑到本科毕业后是考研、出国还是就业,同时了解成绩实力和排名实力,如有无加分、身体是否受专业限制等。值得提醒的是,填报志愿应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家长参谋、考生拍板,以求不留遗憾。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