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学生学习压力大 过半家长教育孩子力不从心

2013-04-28来源 : 互联网

据调查发现,“小升初”学生家长的压力已经超过了高考学生家长的压力,过半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感到力不从心”,而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度大大低于母亲的参与度。《上海市中小学生分学段家庭教育指导研究》课题组对学生家长教育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小学中高段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升学问题*为焦虑,有的家长甚至已超过中学生家长对高考的焦虑程度。

孩子“小升初” 家长压力大

“你是否对孩子的升学问题感到紧张焦虑?”对于这一问题,55.4%的小学中高段学生家长表示同意,而这已超过中学生家长对中高考的焦虑程度,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家长表示同意的比例分别为52.3%41.9%。对此,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包蕾萍表示,在中考和高考过程中,学生统一参加考试,家长的压力反而没那么大,而在“小升初”过程中,一方面因为可报读民办初中等原因,选择范围较大,而另一方面“不输在起跑线”等群体心理给家长造成一种恐慌,从而促使家长感觉压力颇大。

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度不高

调查显示,在家庭中承担家庭教育主要职责的父亲仅占30.6%,在平常负责与学校联系的角色中,父亲仅占27.1%,而主要承担家庭教育职责的母亲占到了62.4%,平常主要负责与学校联系的母亲占到了63%。尤其是在小学起始段,父亲的投入*少,仅有23.2%的父亲在家庭中承担家庭教育主要职责。可见与母亲相比,父亲的亲子参与度明显较低。

总的来说,家长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下,在家庭教育理念方面较为科学,但是,在孩子的学业等方面仍存在误区。如,当问到“班主任建议您的孩子去校外补课,您认为这样的班主任对孩子是负责的”时,有38.7%的家长表示*肯。

教育孩子家长深感“力不从心”

数据显示,有51.8%的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感到力不从心”,需要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指导,而这也与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焦虑度密切相关,可见家长的家庭教育自我效能感急需提升。

从孩子具体的学段与“在家庭教育中,是否经常感到力不从心”的关系来看,孩子小学中高段时,家长感到“力不从心”的比例*高,其中认为“符合”的达到59%

家长重案例方法轻理论

不论家长从事何种职业,家长的*要职责是教育孩子。教育不仅仅需要爱,还需要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此次调查显示,对于家长期望获得的家庭教育指导读物的内容,家长对家庭教育案例和方法的期待超过家庭教育的理论。

从具体的学段情况来看,小学起始段学生家长中,对于家庭教育指导读物,36.6%22.3%的家长选择“具体方法”和“家教案例”,而选择“家庭教育理论”的仅占9.8%。不过随着孩子学段的升高,到了高中阶段,选择需要“家庭教育理论”的家长比例占到了14%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