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关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利益听闻纷纷在网上流传而开。诸如此类“**与包身工”、“学术机器”、“论文代理”等词汇早已频频见诸报端,翻翻网贴可以发现,有很多学生声称在业余时间都不敢接导师电话,但她们却无奈地屈服于导师的“权利”之下。
在学界,报考时投靠“有势力”的导师似乎已经成为研究生、博士生的一种共识。还有的人甚至用一个词来形容“选导师”这件事儿:“拜山头”。原本纯净的象牙塔早已成为残酷斗争的“生存江湖”。学术理想这个词对这些学生而言,似乎早已渐行渐远。
导师的“十八般武艺”:**工作、项目拿*
博士生小文说,导师的“权力”和“势力”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关于工作方面的,比如留校、**等,大权都掌握在导师手中;另一类多发生在理工科院校:导师接项目的能力高的话,*拿得多。学生有出路,自然有人愿意跟随。
“破格录取,论文答辩,学生的招生。”在具体事务上,小文觉得,导师的“权力”是无限延伸的。“有些人是**不符合规定的,但是导师有能力,就硬是招进来了。”
小文说,尤其是在读博士这一点上,导师的选择就是“性命攸关”的:硕士不很明显,博士很明显。很多本科较差的学生考研主要还是择校,然后拿到文凭找工作。但读博就不一样了。“都把人读老了,学生面对的生存压力更大,所选的导师没有能力,学生只能干着急。”
小文的观点,在《南方周末》的一篇名为《博士“工厂”》的稿件中得到了证实。文中提到,一位理工科的博士称:“先把博士的胃养起来才能搞科研。” 这些理科博士“朝九晚十二”的作息时间,让他们连外出谋生的机会都没有。每月200元*的补助更是杯水车薪。
导师势力的“周边效应”:徒子徒孙无穷尽
小文说,由此还延伸出了“学二代”和“徒子徒孙”现象。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在一项调查中,*先提出了高校“近亲繁殖”的概念。调查选择中国知名度比较高的17所大学(财经类学院或系)。结果显示,987名教师中,有604人毕业后直接在母校任教,占所有教师的62% 。顾海兵称,这说明中国高校的创新能力非常的滞后,学生没有超越老师的勇气。
小文举出了一个师姐所提到的例子:某博士论文答辩全部合格,直接**到北京一高校就业,听起来似乎非常辉煌,但内部人都知道是导师的势力在起作用。
大学导师权力的来源也很重要:有的是因为政界转学界;有的是因为学问好。小文觉得这也不是一件坏事:“其实第二种导师的学生是不错的,能学到东西,又能凭借这一点找到工作。”
“其实这还是社会固化的表现,人们的内心根本不相信逆袭,只能接近权力,获取**。”小文觉得,象牙塔里的“拜山头”问题,*终还要归结于“权力崇拜”。